關鍵字:單株抗體
-
台灣早產兒基金會攝影展 40幅影像見證微小生命的奇蹟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7576台灣每10位新生兒就有1位是早產兒。台灣早產兒基金會與國際獅子會300B2區、新北市新碧獅子會共同舉辦「尋『早』幸福微小時刻,回到最初的感動」攝影展,10月4日於新光三越台北信義A9館B2盛大開幕,衛生福利部次長莊人祥也親臨現場。展覽匯集橫跨12年的40幅珍貴影像,從保溫箱裡的微弱呼吸到勇敢成長的身影,每張照片都是父母堅持守護的見證,喚起社會對早產兒家庭的關注與支持。 -
容易健忘還伴隨這些症狀 當心「年輕型失智症」恐上身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518253歲呂先生是一名搬運工人,近來他發現過去熟練的搬運工作似乎「愈來愈難」,總是不小心勾到電線或擦撞牆面;58歲何女士則是經常有思緒不流暢的困擾,話到一半會停頓,甚至說話內容常常和心中所想不符。這些「不對勁」的感覺讓他們困擾已久,經過羅東博愛醫院類澱粉蛋白正子造影檢查才發現竟罹患了「年輕型失智症」。 -
心血管疾病高風險族群膽固醇要達標 中風、心梗不再來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7625心血管疾病高居台灣第2大死因,其中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包括冠心病、腦血管疾病與周邊動脈疾病等,是導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因。值得注意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升高,則是ASCVD重要的風險因子。 -
早產兒感染RSV病況嚴重 接種RSV單株抗體取得保護力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9676早產女嬰蔡小妹(化名)出生剛滿1個月、仍在月子中心時,因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出現流鼻涕、咳嗽、喘鳴聲、發紺發黑等症狀,緊急被送至急診,但情況嚴重,立即轉至加護病房,插管治療,正確用藥,7天後才逐漸好轉。 -
多發性骨髓瘤易被忽略、復發難治 組合精準治療搶時機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10388在台灣,多發性骨髓瘤與淋巴瘤、白血病並列為三大造血系統癌症,但民眾對於多發性骨髓瘤的認識卻相對模糊。多發性骨髓瘤是現況無法治癒的血液癌症,好發於高齡族群,常見症狀包括貧血、骨痛、高血鈣及腎功能異常(CRAB症狀)。儘管醫學不斷進步,疾病仍會反覆復發,且每次復發的腫瘤負擔更高,緩解期縮短,最終成為頑固型多發性骨髓瘤。首次治療通常是病人獲得最深入、長時間緩解的關鍵機會,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血液科施宣任醫師強調,早期深度治療對改善預後至關重要。 -
北醫附醫完成北市首例 阿茲海默症單株抗體療法抗失智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5324面對高齡化社會浪潮,失智症成為台灣重要公共衛生議題,台灣65歲以上失智症人口數已超過35萬人,其中7成是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失智症類型。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積極引進阿茲海默症單株抗體療法,本週為首位病人完成治療,同時也是台北市大型醫院的首例,開啟早期診斷、早期介入新篇章。 -
失智症前兆別輕忽 醫師呼籲「輕度認知障礙」及早治療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8934從客廳走進臥室,卻想不起要做什麼事情。重複提問同一個問題,或是話說一半,就忘了接下來要講什麼。這些看似老年退化後常見的問題,卻是失智前兆。醫師提醒,這時應還處於「輕度認知障礙」(MCI),只要接受評估、治療,使用藥物,就能有效延緩惡化。 -
亞東阿茲海默症新藥自費百萬元施打! 用藥條件有限制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725283歲國畫老師麥張愛華可獨自搭乘捷運公車,處理家務,還可在家照顧失智症先生,看似正常,但去年起陸續出現健忘、重複提問,主動就醫接受治療,確診為早期阿茲海默症。在家人支持下,今天接受每年至少百萬元起跳的針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