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啤酒
-
史丹佛研究發現 人體從這年紀開始呈現「斷崖式衰老」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512你是否曾經一夜醒來,突然覺得自己老了許多?這並非錯覺!史丹佛大學醫學院最新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自然老化》的突破性研究顛覆了傳統認知,發現人體衰老並非緩慢線性過程,而是在兩個特定年齡段發生「斷崖式」老化:平均在44歲和60歲左右。 -
肥胖與心臟病的距離! 肥胖恐造成心肌損傷甚至心衰竭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8035大家都知道,肥胖會增加患高血壓或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而這些疾病又會進一步導致心臟病。然而,最近的研究發現,肥胖本身不僅僅是心臟問題的「幫凶」,過高的體重可能會直接對心肌造成傷害甚至心衰竭。肥胖對心臟健康的威脅不容忽視。即使沒有高血壓、高膽固醇或糖尿病等明顯的心臟病等危險因子,肥胖本身也可能對心肌造成隱蔽的損害,增加心衰竭的風險。郭志東醫師呼籲,重視體重問題,並採取積極的措施來保護心臟健康。通過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飲食、規律運動、戒煙限酒和管理壓力,可以有效控制體重,降低心臟病的風險。 -
夏天待冷氣房不出汗? 中醫曝體內溼氣重減少流汗後果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6383鄭愛蓮醫師解釋,正常情況下皮膚出汗不會癢,然而,皮膚病患出汗則會增加搔癢感,簡言之,是因為體內五臟六腑代謝濕氣的能力失衡,未從正常排泄的管道排出,反而從皮膚毛細孔排出這些體內的濕氣,雖然待在冷氣房內能避免出汗減少搔抓,但仍然必須適度排汗,才能有助於排出體內多餘濕氣。 -
小酌怡情? 醫:每週不超4天、飲酒總量低於這個單位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5498相信大家都知道,飲酒過量會對心臟和整體健康造成危害。但對於大多數現在人來說,高壓的社會環境,喝點小酒放鬆心情的誘惑往往難以抗拒。然而為了健康著想,仍須特別注意,飲酒過量絕對有害身「心」。因為酒精除了會造成心律不整、高血壓和心肌損傷以外,還可能導致腦中風、肝臟病,甚至增加某些癌症罹患的風險,不得不慎。此外,酒精的熱量很高,它會導致體重增加,並且降低自制能力,使你在酒後更難堅持健康的飲食計劃。因此,從體重管理的角度來看,飲酒絕對不是1個好選擇。 -
踝關節急性扭傷「忍忍就好」? 醫:這樣做不留後遺症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6954PLT搭配玻尿酸治療能進一步提升修復效果,且降低疼痛感,適合用於急性期至亞急性期的韌帶、肌腱損傷治療。針對治療流程,急性期扭傷患者通常建議一開始先施作肌腱玻尿酸注射,1至2周後評估關節穩定性及步態,再視情況追加PLT治療。 -
肩頸酸痛恐是「腸胃在求救」! 中醫師提供4招可自救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24334歲林先生是一位科技業工程師,長期肩頸僵硬、脖子卡卡,按摩、復健、熱敷樣樣做,卻怎麼樣也無法真正舒緩,不僅影響睡眠,連早上起床都覺得「頭是黏在脖子上」。他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中醫門診求助,中醫師吳文誠觀察患者舌苔厚膩、氣色偏灰,詢問後發現近來三餐不定、常吃炸雞配啤酒,而且還有胃酸逆流的困擾。診斷後針對體質,選擇遠端取穴「足三里」,並搭配脾胃調理的處方,卻在針灸後幾分鐘,患者便大呼「欸,怎麼脖子變輕了?剛剛那個卡住的感覺好像不見了耶!」 -
從跨年一路吃到春節!想不胖有撇步 跟著營養師這樣吃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471從年底的聖誕大餐、跨年聚會、尾牙,一直到春節圍爐,民眾盡情享受各種饗宴,卻容易忽略肥胖恐悄悄上門。為了幫助大眾在吃美食的同時兼顧健康,甚至達成減重與減脂的目標,營養師劉諭均特別傳授「健康吃不卡卡」小撇步,幫助您在節慶期間既能滿足味蕾,又能維持健康體態。 -
抽脂等於減肥? 醫破除迷思揭抽脂常見方式及適合季節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9302時序入冬,不少人口腹之慾大開,讓瘦身更加力不從心,尤其對於身材體態不滿意,又希望讓身形線條更窈窕時,抽脂手術是較為快速的選擇。但整形外科醫師表示,並非所有體內脂肪都能藉由抽脂手術來消除,蘋果型身材、啤酒肚必須先透過減肥改善,再來考慮抽掉多餘多餘腹部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