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哺餵
-
職業媽咪做好3大準備 重返工作也不擔心寶寶沒奶喝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550木生婦產科診所婦產科主治醫師暨國際認證泌乳顧問祝怡麟表示,通常月子期間是建立奶量的黃金期,選擇親餵的媽咪可以依照寶寶的需求哺乳,不需拘泥定時,寶寶想吃就餵;如果選擇將母奶擠出以瓶餵的媽媽,為了讓奶量能滿足寶寶所需,最好能定時擠奶。若產假結束後,選擇重返職場,建議可以在滿月後,開始調整哺集乳時間、準備庫存母奶,並了解職場的擠奶環境與時間安排。 -
母乳是寶寶最佳營養來源 產後哺乳該知道的事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5960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柯婷蓉表示,為了降低產後哺餵母乳的陣痛期及增加產婦哺乳的意願,除了推廣母乳的好處之外,產前完善的資訊提供也是很重要的一環。首先,在產前可以與家人溝通關於產後哺乳的意願以及可能面對的狀況,因為母乳哺餵除了媽媽本身的意願之外,先生與其他家人的支持是很重要的。 -
孕期乳暈變黑? 專家帶妳了解懷孕的乳房變化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311許多孕媽咪提到,因懷孕後乳房逐漸變大而開心不已,禾馨民權婦幼診所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洪碩徽表示,孕期乳房變大,主要受到黃體素及動情激素的影響,導致乳房細胞增生,同時也是為產後的哺乳提早做準備。除了乳房變大,準媽媽的乳暈也會跟著變大、變黑,洪碩徽主任補充,乳暈的表面會出現小小的突起物,名為蒙哥馬利腺,這些腺體會分泌油脂,讓寶寶在吸吮時,減少與乳暈的摩擦,避免受傷,另外,也有研究顯示,蒙哥馬利腺的分泌物具有特殊味道,能讓寶寶食欲更佳,加速母奶哺餵的順暢度。 -
新生兒若出現這5症狀 恐為黃疸須盡速就醫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759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黃信中說明,依照高黃疸定義不同,2至3成到甚至一半的新生兒可以在第1周觀察到高黃疸現象。雖然絕大多數的黃疸是無害的,但少數有特殊原因、黃疸數值異常高或是持續很久,則需考量是否有特殊致病因素並考慮治療。 -
兒童佝僂症影響孩子發育 醫師揪岀5大問題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009小志(化名)因為動作發展遲緩,以至於到了1歲半仍無法站立,雙腳甚至出現O型腿,而被帶往門診就醫。雖前往多處醫療院所求診,但無論是骨科、兒童復健科、甚至兒童神經科醫師都找不出確切原因,因此轉介至兒童內分泌科檢查。 -
餵奶不塞奶 讓哺乳不再是媽媽產後的噩夢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4289凡是餵母奶的媽媽,莫不擔心發生塞奶的狀況,除了疼痛難耐,還會衍生可小可大的問題,有過塞奶經驗的媽媽無不視之為噩夢一場!為了不讓噩夢發生,母乳媽媽應該知道如何做有助預防塞奶。 -
解決產後哺乳各種狀況 孕期5大準備不可少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5328懷孕期間受荷爾蒙影響,女性在生理與身形外表或多或少會有所改變,尤其是乳房變化幾乎是所有孕婦都有的深刻體會。在孕期中了解哺乳的正確觀念,做好心理建設並與家庭成員達成共識,或尋求母乳哺餵團體的支持,能讓哺育母乳之路更加順利。 -
母奶可以儲放多久時間? 新手哺乳媽媽最在意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5111許多新生媽媽都會透過擠乳器來增加母乳量,不過,擠出來之後可以放多久呢?國民健康署公布107年孕產婦關懷諮詢專線0800-870-870相關統計報告,結果發現,「母奶可以儲放的時間?」為排名第1的搜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