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咳嗽
-
新冠疫情趨緩比前1週下降36.1% 但重症及死亡仍偏多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7631新冠疫情持續下降,上週新冠門急診就診2萬9007人次,比前1週下降36.1%,但重症及死亡病例數仍偏多,疾管署疫調顯示,7月8日至14日新增114例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32例本土死亡病例。上週最年輕死亡個案為南部40多歲男性,患有神經系統、心臟等慢性病史,長期臥床,陸續接種6劑新冠疫苗,但是最後1劑是去年2月施打XBB疫苗,並未接種最新JN.1疫苗。 -
3類疾病不一定要住院! 跨團隊「在宅急症照護」接力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5491在高齡化社會的浪潮下,急診室人滿為患的景象早已成為醫院日常。羅東博愛醫院加入衛福部健保署在宅急症計畫的一項創新服務,讓過去傳統患者必須在醫院住院的醫療服務,也能有其他新模式的選擇。 -
毛孩引發鼻水不停?三伏貼穩定免疫系統 減緩過敏症狀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737家有「毛孩」的陪伴,是件幸福的事,但對過敏體質的飼主來說,寵物毛髮卻可能引發過敏的困擾。日前1名37歲的戴先生飼養了3隻可愛的柴犬,但每次回到家,狗毛總是引發他嚴重的鼻過敏,鼻水流不停,讓他無法自在地與毛孩互動。為了改善症狀,戴先生接受了三伏貼療程,經過一段時間調理後,鼻過敏的情況明顯緩解,他也能放心的和愛犬玩耍。 -
暑假赴日旅遊嚴防百日咳疫情 台灣也創下10年同期新高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7948國內百日咳疫情上升,最新通報17例個案,今年累計35例,疫情創10年同期新高。相較之下,日本今年百日咳疫情更是大爆發,今年累計3萬多例,為去年全年的7倍。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提醒,暑假期間如至日本旅遊,務必戴好口罩,青少年則建議出發前自費施打1劑疫苗。 -
新冠疫情緩降!估8月初脫離流行期 腸病毒疫情仍升溫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7066上週新冠門急診就診計6萬4176人次,較前1週下降5.5%,另新增117例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39例死亡病例。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目前新冠疫情緩降,過了高峰,但還在高原期,預期8月初才會脫離流行期。 -
婦人產後大笑漏尿至今30年 骨盆底肌多元復健大幅改善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11952年約6旬張姓婦人走路和咳嗽時,常感覺下體有異物,而且還會漏尿。台中慈濟醫院復健醫學部醫師林智佳透過腹部超音波篩檢,並對「骨盆底肌」實施多元復健1個月,大幅改善漏尿問題。林智佳強調,婦女應重視骨盆底肌的控制和放鬆,與下肢肌力一併強化,搭配正確呼吸和生活習慣,就能改善漏尿與骨盆不適,穩定身體平衡。 -
告別「濕」控人生! 醫盤點尿失禁4大類型與治療趨勢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8098現代尿失禁治療已走向多元整合、個別化方案,王欣怡醫師說明,輕微尿失禁初步會採取保守治療,像是請患者利用凱格爾運動訓練骨盆腔底肌肉進行收縮,但必須持之以恆至少3個月以上,才能獲得有效改善;再者是到醫院進行1周1至2次骨盆腔底肌肉神經電刺激或坐磁波椅,透過外在協助刺激骨盆腔肌肉收縮。根據臨床統計,2種方式搭配訓練,效果會加乘。 -
應力性尿失禁臨床分4級 極重度在床上翻個身也會漏尿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5618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統計顯示,在台灣,54歲以上的女性中,有約1/4飽受尿失禁之苦,不僅患者生活品質受影響,也反映出女性高齡健康照護上的隱憂。日前1位81歲的陳女士,多年來飽受尿失禁合併夜尿困擾,咳嗽、打噴嚏、大笑或急尿時就會發生尿失禁。這樣的情況讓她難以安心與人互動,只能長期依賴護墊維持日常生活。直到接受了尿道水凝膠填充系統注射手術後,才擺脫尿失禁的困擾,心理壓力也跟著煙消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