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咳
-
暑假赴日旅遊嚴防百日咳疫情 台灣也創下10年同期新高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5746國內百日咳疫情上升,最新通報17例個案,今年累計35例,疫情創10年同期新高。相較之下,日本今年百日咳疫情更是大爆發,今年累計3萬多例,為去年全年的7倍。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提醒,暑假期間如至日本旅遊,務必戴好口罩,青少年則建議出發前自費施打1劑疫苗。 -
新冠疫情緩降!估8月初脫離流行期 腸病毒疫情仍升溫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6363上週新冠門急診就診計6萬4176人次,較前1週下降5.5%,另新增117例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39例死亡病例。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目前新冠疫情緩降,過了高峰,但還在高原期,預期8月初才會脫離流行期。 -
婦人產後大笑漏尿至今30年 骨盆底肌多元復健大幅改善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5695年約6旬張姓婦人走路和咳嗽時,常感覺下體有異物,而且還會漏尿。台中慈濟醫院復健醫學部醫師林智佳透過腹部超音波篩檢,並對「骨盆底肌」實施多元復健1個月,大幅改善漏尿問題。林智佳強調,婦女應重視骨盆底肌的控制和放鬆,與下肢肌力一併強化,搭配正確呼吸和生活習慣,就能改善漏尿與骨盆不適,穩定身體平衡。 -
告別「濕」控人生! 醫盤點尿失禁4大類型與治療趨勢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6429現代尿失禁治療已走向多元整合、個別化方案,王欣怡醫師說明,輕微尿失禁初步會採取保守治療,像是請患者利用凱格爾運動訓練骨盆腔底肌肉進行收縮,但必須持之以恆至少3個月以上,才能獲得有效改善;再者是到醫院進行1周1至2次骨盆腔底肌肉神經電刺激或坐磁波椅,透過外在協助刺激骨盆腔肌肉收縮。根據臨床統計,2種方式搭配訓練,效果會加乘。 -
應力性尿失禁臨床分4級 極重度在床上翻個身也會漏尿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5502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統計顯示,在台灣,54歲以上的女性中,有約1/4飽受尿失禁之苦,不僅患者生活品質受影響,也反映出女性高齡健康照護上的隱憂。日前1位81歲的陳女士,多年來飽受尿失禁合併夜尿困擾,咳嗽、打噴嚏、大笑或急尿時就會發生尿失禁。這樣的情況讓她難以安心與人互動,只能長期依賴護墊維持日常生活。直到接受了尿道水凝膠填充系統注射手術後,才擺脫尿失禁的困擾,心理壓力也跟著煙消雲散。 -
尿失禁不限更年期婦女 年輕女性有這些情況也會尿失禁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6105「長效型尿道注射填充術」是1種低風險的微創技術,透過內視鏡於尿道周圍注射長效型水凝膠,使膀胱頸和尿道的黏膜下組織膨脹,增加尿道阻力和接合,以治療壓力性尿失禁。手術過程短、恢復期快,相對安全有效,患者當日即可返家,不需住院,對生活節奏緊湊的現代女性尤其適合。 -
新冠變異株不可輕忽! 居家儲備5大防疫物資有備無患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615近期國內COVID-19疫情再度出現升溫跡象,根據疾管署公布數據,近2週社區新增通報病例明顯增加。疫情預估將於6月底、7月初達到高峰,單週新冠就診人次可能上看5.5至6.5萬人次。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特別呼籲民眾提高警覺,趁早備妥家用常備藥品與基本防疫物資,才能在第一時間掌握健康、守護家庭,建議居家應自主儲備以下基本防疫物資,適量備用、切勿囤積。
-
新冠就診增幅逼近5成!重症132例創新高 疫苗打氣增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7283新冠疫情嚴峻,上週新冠門急診就診計6萬2755人次,較前1週上升49%,另新增132例重症、15例死亡,重症患者人數創下今年新高紀錄,年紀最小重症個案為5個月大嬰兒,5月底發病,當天至診所就醫,病情未改善,隔天至急診,被收治加護病房,目前轉入一般病房,持續治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