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吃肉
-
30歲肌肉猛男突發心肌梗塞 健身後補充蛋白質有學問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748高雄榮民總醫院重症醫學部主任醫師黃偉春表示,個案是自己曾經的臨床病人,大多數30多歲年輕人,都不會覺得自己有心血管疾病,然而部分想要練出肌肉、有運動習慣的民眾,會特別吃高蛋白食物,特別是肉類,而忽略動物脂肪吃太多、蔬菜量攝取不足,導致膽固醇超標提升心肌梗塞的風險。 -
年過40散發老人味? 洗澡時這2個地方別忘記用力搓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674老人臭並非每位老人家都會發生,因人而異。新竹馬偕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李幼華分析指出,老化是造成老人臭發生的主因,人從40歲後,皮脂腺功能退化、不平衡,四肢和軀幹的皮膚出油量減少,皮膚乾澀,臉部和胸前等部位的皮脂腺卻大量分泌,導致皮脂腺中有某種脂肪酸與過氧化脂質結合成「2-nonenal」物質,形成一股油膩味,是導致老人臭的主因。 -
糖尿病減肥最忌做4件事! 先吃肉再喝湯也NG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707 43歲張先生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又因工作長期應酬聚餐,兩年前體重達到130公斤時,眼睛腫脹、視物模糊扭曲,診斷為長期血糖過高,導致視網膜初期病變,若嚴重恐失明。 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中醫科郭建志醫師表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血糖控制不良、糖尿病罹患時間長短有關,再加上有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的危險因子,視網膜病變更加惡化,做好適當的體重管理與控制血糖是相輔相成的。 許多藥品 -
男子便秘腹脹竟大腸癌上身 這些危險生活習慣要避免
癌症新知 / 腸癌4063國泰健康管理營養師王盈堤表示,飲食西化喜歡油炸油煎食物、喜歡吃牛羊豬等紅肉、蔬菜纖維攝取不足,都會導致腸道蠕動緩慢,讓蛋白質分解產生的廢物氮沒有辦法如期排出,很可能就影響了腸道健康導致大腸癌風險上升,然而只要改善生活飲食習慣,增加纖維攝取量,就能先改善腸道蠕動。 -
血紅素下降原因不單純 貧血患者當心免疫力低落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6788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何一成表示,詳細問診之下得知,該名患者曾聽說罹患海洋性貧血容易造成體內鐵質聚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又想到有人說肉類能補鐵,因此便自行減少吃肉,降低對鐵的攝取,但最近幾個月卻常感到頭暈虛弱,感冒頻率似乎也有增加;理學檢查顯示皮膚、手指、眼結膜皆有蒼白的現象。 -
滿桌好料動物性脂肪陷阱多 吃進身體當心血管硬梆梆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020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子林表示,蔬菜的膳食纖維吸水會膨脹,能夠填補胃部空間增加飽足感,可以讓自己少吃點高熱量食物,但不會讓吃下的動物油脂減少吸收,如果想要保護血管,最好仍是降低動物油脂攝取。 -
提升銀髮族「食」力 補充足夠蛋白質很重要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3477詹鼎正強調,身體衰弱與肌力的流失息息相關,前期徵兆為感覺疲憊、腰痠背痛、駝背、活動量低、體重減輕、莫名腿軟、走路不穩健等,如未改善,可能造成未來長期臥床的嚴重後果。 -
劉伯恩醫師談銀髮族體重管理 提高肌肉量為首要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3511最佳預防肌少症的方法,除了從日常飲食著手,另外1項預防之道,是做些有氧運動搭配肌力訓練,肌力訓練的課程需要循續漸進,不要為求達標而過度透支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