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吃東西
-
口角炎、唇疱疹難分辨! 專家:免疫力下降都可能誘發
醫美減重 / 彩妝保養5558食藥署表示,無論是唇疱疹,或是口角炎,都與免疫力有關,唇疱疹痊癒後,病毒仍會潛藏在神經節內,並在免疫力下降時活化。建議平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勤洗手、均衡飲食、充足睡眠、適度運動,才能維持良好的免疫功能,避免罹患唇疱疹、口角炎。 -
嘴巴破洞吃東西好痛苦!網議常見原因 絕不只有火氣大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860《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內「嘴破原因」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發現不少人都提到「癌症與惡性腫瘤」可能是造成嘴破的原因,因自體免疫力下降、化療過程都會導致口腔黏膜的潰瘍與破壞。 -
男子喉嚨卡卡!連粥都難嚥 檢出7公分腫瘤確診食道癌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6038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劉柏毅表示,食道癌常見2大類分別為鱗狀上皮癌及腺癌,雖然所屬種類不同,症狀上卻多以吞嚥困難來表現,一般會以上消化道內視鏡(或稱胃鏡)評估及切片,再依據其他影像學檢查來判別期數,然而出現症狀就醫時,往往已經是中晚期。 -
眼皮下垂、大小眼確診「重症肌無力」 神經內科找病因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6744「重症肌無力」發病初期,以眼睛肌肉症狀最為明顯,9成病患明顯眼皮下垂、大小眼、複視或視力模糊等。邱浩彰表示,門診不少「重症肌無力」病患一開始先至醫美診所接受整形手術,但沒多久,眼皮又下垂,這才到神經內科就醫,找出病因。 -
男子應酬養成酗酒惡習 聚餐不適送醫發現胰管卡大結石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145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消化系副主任黃文信表示,胰臟炎可分急、慢性,前者症狀多為突發性的腹痛,且具持續性,痛感會傳到背後;慢性胰臟炎則與急性胰臟炎反覆發作有關,常見的原因包括長期酗酒、新陳代謝疾病、或是先天性膽胰管構造異常。 -
腸病毒疫情創10年來同期新高 國教署宣導落實正確洗手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6449為避免病毒透過學(幼)童間的頻繁互動傳播,教育部提醒大家確實做好手部衛生。教育部指出,腸病毒傳染力極強,容易在校園、安親班及家庭等地方傳播。為預防腸病毒的傳播,學校與教托育機構教導學童應掌握正確洗手時機,如:上廁所後、吃東西前、看病前後、摟抱及餵食幼兒、擤鼻涕後及玩遊戲或玩具後等。 -
逾7成長輩有缺牙問題! 名廚推4道料理守護高齡族健康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542依據調查顯示,65歲以上的長輩有72%部分缺牙;22.8%覺得自己的牙齒(包括裝假牙者)功能狀況不好;65.8%因牙齒狀況、咀嚼或吞嚥的問題,而限制吃東西的種類。近年來,國民健康署積極推動「質地調整飲食」,今年更首次舉辦「2024銀領新食尚 銀養創新料理」競賽,邀請專業主廚、在校學生及民眾等,運用質地調整的概念和技巧,設計菜單與烹調美味料理,做出「容易咬、吃得下」的餐點,一起守護長輩們的營養健康。 -
響應5月5日世界手部衛生日 疾管署宣導正確洗手5時機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7015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05年以「乾淨的照護就是安全的照護(Clean Care is Safer Care)」做為首項全球病人安全的挑戰主題,並在2009年提出「拯救生命:清潔雙手(Save Lives:Clean Your Hands)」活動,同時將每年的5月5日訂為世界手部衛生日,以不同的活動主題呼籲全球響應手部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