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台灣婦產科醫學會
-
生育與治療陷兩難! 乳癌病友協會籲凍卵補助加快時程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733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報告」資料顯示,乳癌已連續多年高居我國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111年數據顯示新增病患數超過17,000人。年輕女性罹患乳癌數據也在增加,據統計40歲以下患者占比約為16.6%。另一方面,由內政部公布的女性生育年齡來看,30至39歲女性也是主要的生育族群。如果不幸在生育年齡罹患癌症,不僅打亂治療節奏,更會對人生規劃與生育計畫帶來重大衝擊。 -
本土爆發退伍軍人病!累計超過3百例 4名新生兒也中鏢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4160台灣有4名新生兒感染退伍軍人病,疾管署今(24)日召開記者會表示,今年截至11月22日止,共累計334例退伍軍人病案例,其中326例本土病例及8例境外移入病例。本土病例中,為男性一共243例、佔75%,尤其50歲以上患者最多,高達299例、共佔92%,值得注意的是,個案中有4例竟是0歲新生兒。 -
剖腹產額外收費恐違法!健保署說明關鍵 保障自身權益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626健保署表示,健保自84年開辦即將剖腹產納入健保給付並訂有支付規範,目前剖腹產訂有22項適應症,並採包裹支付。臨床醫師依專業判斷產婦孕況及胎兒情形,若符合剖腹產適應症,由健保特約醫事服務機構依程序向健保署申報醫療費用約3萬至5萬點(依有無妊娠併發症而有不同支付點數);若不符醫學上適應症而自行要求剖腹產者,健保亦支付部分剖腹產費用約1.5萬點。 -
避孕藥有吃就好?只戴保險套避孕? 醫揭4大避孕迷思
兩性關係 / 愛愛這檔事6648做愛想避孕,全程戴好保險套還不夠?醫師指出,男性戴保險套即使「全程完美配戴」,或是女性規律口服事前避孕藥,單靠其中1種避孕方法效果仍有限;但只要將這2種避孕措施同時做到,達成男女「雙重避孕」原則,就能有效避孕達99%。不過,年輕男女仍對於避孕方式存在許多迷思,究竟哪些常見避孕行為是錯誤的呢? -
護孕婦!健保署:妊娠期糖尿病血糖試紙 免費給付放寬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916少子化的狀況下,胎兒健康更為重要。強化守護母嬰健康,健保署將於112年9月1日再次放寬自確認懷孕起經診斷有糖尿病患者(包括孕前已診斷、孕期新診斷與妊娠糖尿病),1天給付5片血糖試紙至生產為止。健保1年挹注4千4百多萬點預算支應,約1萬2800多名孕婦受惠。 -
想生龍寶寶?掌握好孕「4」關鍵 不孕症療法多元友善
兩性關係 / 不孕症3946內政部統計月報顯示,2022年新生兒僅13.89萬人,與2021年相比,出生人口減少了1.49萬人創歷史新低,造成出生率持續下降的主因在於「晚婚晚孕」的趨勢。衛福部於2021年7月起加碼補助,將試管嬰兒補助對象擴大至所有不孕夫妻。 -
男女都應接種的疫苗!HPV疫苗預防什麼? 專家說分明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293據統計,HPV病毒超過200多種型別,其中第16、18型是最常見的致癌型別,超過70%子宮頸癌係由這2種類型病毒所引起。而HPV病毒幾乎無所不在,終其一生,約有8成機率遭受感染。不過,男生感染後,也可能引發生殖器癌、頭頸癌、菜花,專家建議,如果政府預算充裕,也應考慮將國中男生納入公費接種範圍。 -
妊娠糖尿病無不適感 輕忽下場恐致流產或胎兒發育異常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944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婦產科醫師陳彥廷表示,妊娠糖尿病是指原無血糖問題的媽媽,在懷孕20周以上診斷出的血糖不耐的現象,一般產婦在分娩後血糖會恢復正常,但有部分產婦會發展成第2型糖尿病。若懷孕前本身血糖已經控制不良,除了懷孕時血糖容易更不穩定之外,也會對胎兒造成影響。臨床上已發現越來越多病人孕前已經有血糖問題,但不是所有病人都能適當的被診斷、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