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原因
-
CKM症候群是什麼? 醫揭心、腎、代謝健康環環相扣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714近年來,醫學界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 「CKM症候群」。所謂CKM症候群,即心血管 - 腎 - 代謝症候群(Cardiovascular - Kidney - Metabolic Syndrome),它包含了4個相互關聯的醫療問題,分別是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第2型糖尿病和肥胖。「CKM」3個字母分別代表心血管、腎臟和代謝。其中,肥胖和第2型糖尿病屬於代謝性疾病。這4種病症相互影響,往往會同時出現在一個人身上。 -
無限延畢、偽造病歷、影響體檢? 揭藝人閃兵常見手法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7395閃兵弊端事件延燒,檢方擴大偵辦,約談9位藝人到案,均已交保,其中威廉假釋金50萬元最高,陳零九30萬,阿虎與陳大天均為28萬元。役政司清查發現,約120人疑似涉案,移交司法調查,預告有下波行動,另持續清查5年內的免役男性。 -
膽固醇80%自己製造!血管7大發炎關鍵 含高碳水飲食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366膽固醇數值攸關血管健康,身體80%膽固醇自行製造,與修復細胞、免疫功能密切相關。發炎、壓力、抽菸、飲酒、高碳水飲食都可能促使膽固醇升高。魚油可抗發炎、穩定血管,但過量恐增加出血風險;紅麴含類Statin成分,肝功能不佳者須謹慎;納豆激酶有溶血栓作用,凝血異常者須小心。維持血脂健康應遠離發炎源,規律運動、健康飲食並定期健檢。膽固醇異常變化應檢視是否潛藏慢性發炎問題。 -
運動加均衡飲食 8歲腎病男童成功戰勝類固醇必胖魔咒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751「家長的陪伴與投入,是幫助孩子邁向健康最強大的後盾!」宜蘭1名年僅8歲的李姓男童,因病毒感染罹患了腎病症候群,必須長期服用類固醇,而他在家人的全力支持下,打破了「類固醇必胖」的迷思,不僅成功控制體重,還逆轉原本的肥胖狀況,重拾運動熱情與自信,成為兒童健康生活的最佳典範。 -
身體出問題是疾病還是失調? 這些失調症狀快補「硒」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031武真武醫師說明,日常保健可透過補充低劑量口服硒,倘若是疾病治療,則需高劑量補充硒營養點滴,須由專業醫師執行,可運用在自體免疫疾病;手術前後的病患術前補足、術後修復;癌症患者、循環失調如顏面神經麻痺患者,除給予神經修復,也需給予硒來調節免疫。 -
本土A肝群聚!北部4名個案確診 目前共匡列8名接觸者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6343本土A型肝炎疫情創3年同期新高,目前本土累計56例,以較年輕的男性及都會區為主。疾管署表示,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傳染途徑較為多元,包括生食生菜或魚貝類、環境接觸以及親密接觸,這些都有可能是這一波疫情的傳染途徑。 -
50歲婦人罕見漂浮血栓突發中風 醫曝成功康復3大關鍵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242危險的腦中風如未在黃金時間送醫搶命,腦細胞缺氧損傷,可能導致肢體功能無法恢復。宜蘭1名50歲的張姓婦人去年底突發中風,半身癱瘓,幸好親友及時發現,緊急送醫後成功取出血栓,才得以在3個月內康復,恢復日常生活。至於能大幅度復原的關鍵,就是即時送醫、醫療處置得宜與病人的積極復健。 -
14歲前飲酒者 酒精依賴性是20歲以後開始喝酒者的4倍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501為響應5月9日「台灣無酒日」,國民健康署呼籲民眾實踐「無酒、節酒、零酒精」概念,從日常生活中培養拒酒文化。尤其家長在過節聚餐時應避免飲酒過量,以茶或無酒精飲料代替,以身作則不讓孩子接觸或看到飲酒,減少青少年因好奇想嘗試飲酒,以降低青少年飲酒率及未來對酒精的依賴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