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化療
-
罹患乳癌是健康警訊!休養或上班? 抗癌思維應全方位
癌症新知 / 乳癌3360台中56歲李小姐確診乳癌後,化療期間十分糾結「到底該好好休息,還是繼續工作?」不免會擔心癌症治療會人變得虛弱,這同時也是許多癌友的煩惱。烏日林新醫院乳房外科吳玉婷醫師指出,這個問題牽涉到更深層的思考:「乳癌治療是否真的讓身體更健康?」其實沒有唯一答案,必須依照癌友的身體狀態、工作性質與經濟條件而定,掌握乳癌治療不僅是腫瘤縮小,更是生活重啟的契機關鍵,李小姐在聽了醫師的建議決定調整生活習慣,專心對抗癌症! -
乳癌治療健保受限! 病友協會籲放寬條件、延長用藥期
癌症新知 / 乳癌7320近年來,健保署積極將乳癌治療藥物納入健保給付範圍,包含化療、荷爾蒙治療、標靶藥物等。今年更進一步擴大免疫療法藥物的適用對象,涵蓋早期3陰性乳癌患者,並規劃以「論質計酬」的方式,提升乳癌醫療品質。乳癌病友協會理事長黃淑芳表示,非常感謝健保署的努力與投入,因為這代表政府重視乳癌治療,並期望透過精準醫療和新制設計,讓更多乳癌病友受惠。 -
家庭2手菸暴露率過3成!毛小孩也遭殃 罹癌風險高4倍
健康養生 / 寵物健康4058青少年也未能倖免,甚至貓、狗等毛小孩都可能因2手菸罹患呼吸道疾病及癌症。國民健康署呼籲民眾打造無菸家庭,並善用免費戒菸服務,避免心愛的家人與毛小孩暴露於2手、3手菸害之中。 -
全球跨洲多族群肺癌研究出爐 中研院揭致癌與復發關鍵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9428肺癌自2024年起已成為台灣癌症發生與死亡的「雙冠王」,每年逾萬國人因肺癌喪命。由中央研究院領銜的「臺灣癌症登月計畫」,攜手美國臨床蛋白基因體腫瘤分析聯盟(CPTAC),分析全球數百個案例,近期完成首次涵蓋歐美與亞洲多族群的大規模肺腺癌蛋白基因體研究。研究成果刊登於國際頂尖期刊《癌細胞》(Cancer Cell)。 -
癌症治療等於生育夢碎? 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守住生機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8053衛福部今日宣布,自9月1日起推動「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試辦方案」,初步適用對象為我國國籍18歲至40歲乳癌或血液癌患者,提供取卵療程或取精處置保存補助,凍卵最高補助費用新台幣7萬元,凍精最高補助8000元,每人最多2次,預估首年600名癌友受惠。 -
醫療決策的兩難! 淋巴瘤患者拒化療、選替代療法離世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9995近期英國新聞報導一名23歲劍橋大學畢業生確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後,放棄標準化療而選擇替代療法,最終不幸離世。這個案例凸顯癌症治療決策中科學證據與患者選擇權之間的複雜關係,值得深入探討。 -
猛爆性肝炎、白血球數異常增高! 醫示警血癌可能風險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7811沈玉琳住院時,一度傳出猛爆性肝炎,肝指數爆表,三總醫療團隊則初步認為與血液疾病有關,安排骨髓抽取、骨髓切片檢查,目前狀況穩定,肝腎功能恢復正常,另著手給予化療,並評估骨髓移植。蔡承宏進一步指出,臨床就收治過多名肝功能異常者,進一步檢查發現,白血球數異常增高,經切片檢查確診為血癌。 -
告別基因檢測! 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乳癌治療新趨勢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165Trop-2是一種存在於癌細胞表面的特殊蛋白質,就像癌細胞的「標籤」,能讓藥物更精準地找到癌細胞。在乳癌細胞中,尤其是三陰性乳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Trop-2的表現量較正常細胞高很多。研究發現,Trop-2的高表現與腫瘤的生長、轉移及惡化密切相關。因此,Trop-2在乳癌治療領域備受關注,特別是針對難治的乳癌類型,成為開發新型乳癌藥物的理想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