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化放療
-
美食當前要三思 誤入陷阱恐吃出大腸癌
癌症新知 / 腸癌3299癌症專科中醫師陳瑞聲研究癌症多年,他表示,癌症患者身體裡都有個媒介,中醫稱之為邪氣毒火,來自我們吃、喝、擦、洗、吸的食物、藥物或物品及空氣傳染、輻射滲透,累積多年下來造成的熱毒。它分布在全身血液、淋巴、神經等各個角落,提供癌幹細胞生長擴大的養分。當身體正氣虛弱時,免疫系統太弱,邪氣毒火就會旺盛到足以供給癌細胞養分來發展成腫瘤。這些惡性腫瘤在身體最弱的器官佔據發展,甚至隨著血液、淋巴到處擴張,所以癌症種類才有30、40種。 -
肺癌轉移淋巴腫大不良於行 中醫輔助重現生機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638在肺癌的治療方面,西醫多以化學治療、標靶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為主。其中化放療所帶給患者治療過程上的痛苦,令許多人無法堅持下去。近年來,有很多患者會在接受西醫治療的同時,也結合中醫的輔助。
-
腸癌化療影響全身免疫 中醫輔助提升治癒率
癌症新知 / 腸癌3295從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的數據得知,西醫化放療殺死癌細胞的治療方式雖然有效,但治療過程中病人的不適感較強烈,若能配合中醫調理,不但抗癌過程輕鬆,又可將癌症變成像慢性病予以共存,多活5至20年。
-
罹癌「三因」中幾招? 中醫治癌從根本著手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359人生中醫診所院長楊永榮博士表示,在中醫的觀點裡,罹癌不外乎「三因」,也就是所謂的「內因」、「外因」及「不內外因」。「內因」是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等;「外因」則為風、寒、暑、溼、燥、熱等四時不正之氣;「不內外因」屬於飲食勞倦、跌打損傷類,由外在物理慢性刺激、損傷人體器官所生。雖然各種癌症發病的原因各不相同,但都不脫離長期精神抑鬱、飲食不當、病毒感染、化學物質殘留等危險因子。 -
中醫護髓輔助抗癌 癌末婦女擺脫胸前血袋
癌症新知 / 乳癌1897中醫癌症專科醫師陳瑞聲表示,雖然癌症治療不斷進步,目前還是以化放療治療為主,但治療後的副作用卻讓人卻步。許多病人因為副作用劇烈,導致免疫功能下降,抵擋不住病情惡化而放棄治療,錯失康復的機會。日前健保署推出「中醫乳癌、肝癌門診加強照護計畫」,讓乳癌與肝癌患者於治療期間接受中醫加強照護,幫助癌友度過術後不適或放化療的噁心、嘔吐等,顯見中西醫聯合抗癌已成趨勢。 -
中醫加強照護乳癌、肝癌患者 與西醫聯手抗癌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025國內許多癌症患者因害怕手術或放化療的副作用,捨棄西醫,尋求另類療法,導致病情加重。健保署醫務管理組專門委員陳真慧表示,照護計畫整合中西醫共同照護,提供正統中醫治療及給藥,讓患者擁有不同選擇。 -
老奶奶多發性骨髓瘤不敵化療 中醫助病情好轉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4607新竹一名80多歲的陳奶奶,1年前不幸確診罹患多發性骨髓瘤,經化療後感覺身體十分虛弱、全身無力。後來透過親友介紹,服用護髓解毒湯,之後白血球數逐漸升高、恢復正常。由於陳奶奶年事已高,接受化療期間飽受副作用困擾,在中醫師建議下,化療時配合服用消瘤方,連續服用第10個禮拜後,除了紅血球數量少一點之外,白血球數都順利拉上來了。身心負擔大幅減輕,她非常高興表示,中西醫聯合療法對她幫助很大。 -
中醫固本正源 護髓解毒減輕化療副作用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616中醫癌症專科醫師陳瑞聲指出,骨髓是體內主要的造血組織,而化療藥物多半會破壞骨髓。因此,患者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引起白血球、紅血球以及血小板數目降低等副作用。每位患者下降的程度與時間,會因為藥物的種類、劑量、病人的骨髓功能及造血細胞對藥物的感受度而有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