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副甲狀腺
-
40歲以上男性最常見!泌尿道結石發作 痛起來懷疑人生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397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泌尿外科主治醫師張德撝表示,腎臟結石可能不會產生嚴重的疼痛,但容易引起反覆的血尿。而輸尿管結石則通常伴隨劇烈疼痛,隨著結石的排出,疼痛的位置可能會逐漸下降。 -
65歲以上每7人就有1人骨質疏鬆! 2治療降低骨折風險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129根據中華民國國家發展委員會公布資料,台灣將在2025年步入超高齡社會,即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20%,隨著人口老化,許多老年化人口常見的健康問題也隨之普及化,其中骨質疏鬆症患者更是逐年成長。此外,國健署於2017-2020年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65歲以上民眾,至少有1個部位測出有骨鬆的比率為14.1%,約每7人就有1人患有骨質疏鬆症,其中女性高於男性(女性17.4%、男性10.4%),且這些數據隨人口老化持續增長。 -
48歲男每天吃維生素D突中毒昏倒! 醫師揭露其中原因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69448歲張姓中年男子有酗酒習慣,不僅患有酒精性肝硬化,甚至因骨質疏鬆、股骨頭壞死,不得不置換雙側人工髖關節,但他誤聽友人告知「多補充維生素D可以保骨本」,每天竟吞下2至3顆,結果出現「高血鈣症」症狀,腎功能僅剩下30分,緊急就醫後連忙停藥並補充大量水分,總算恢復正常數值。 -
吃含硒食物緩解更年期不適 這類人營養點滴補充吸收快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5250永越健康管理中心家醫科主治醫師、台灣生物等同性荷爾蒙學會理事長唐雲華醫師表示,一般人年過40歲後,荷爾蒙腺體就會開始萎縮、老化,分泌逐漸減少,與更年期有關主要是性腺,包括睪丸和卵巢,像是男性荷爾蒙如睪固酮,女性荷爾蒙如雌激素和黃體酮分泌就會減少。更年期階段若補充足量的硒,能保護性腺,荷爾蒙分泌相對較充足,有助延緩衰退老化。 -
7歲童狂補鈣竟釀血尿 專家呼籲:「3多1少」適量攝取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4117歲小燕(化名)因在學校的尿液篩檢中,出現血尿的情形而被帶來就診,醫師進一步檢查下,發現尿中含鈣量高,顯微鏡每個高倍視野下有 10至15 顆紅血球,且腎臟超音波呈現鈣化點。據悉,小燕有乳糖不耐症體質,每喝牛奶後就會肚子痛或拉肚子,由於媽媽擔心孩子長不高,除了每天給他吃鈣片,也會狂燉大骨湯來補鈣,幸好經過飲食調整及多喝水,小燕逐漸恢復正常。 -
痛風分真假?風濕科提發生後處置 好發年齡與部位揭密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418不少人飽受「痛風」困擾,而痛風主要是因血中尿酸值過高,形成尿酸鹽結晶,造成的關節炎。實際上,痛風是有分「真假」的!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在FB表示,假性痛風是微焦磷酸鈣結晶沉積所致,又稱為「焦磷酸鈣沈積症」。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解析,一旦發病症狀類似急性痛風,關節疼痛的症狀可能影響到任何關節,但最常發生在膝蓋、腳踝、手腕和手肘等中大關節。 -
泌尿道結石復發!副甲狀腺亢進作祟 6旬婦抽血揪病因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592上泌尿道結石的成因影響因素有很多,包括遺傳、年齡性別、職業、飲食習慣等,李高漢建議,患者如沒有限制喝水量的情況下,每天可攝取2至3公升的水分,以增加尿量來稀釋尿中形成結石物質的濃度,減少結石晶體沉積,也有利結石排出。另外,適量補充高纖維食品及定時規律的運動避免發胖,更可降低結石復發機率。 -
本土+44665!死亡+53 18歲心臟病友染疫引併發症歿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11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9)日宣布新增44,665例本土個案,215例境外移入,53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日新增年輕死亡案例為1名18歲青少年,未接種過疫苗,本身有先天性心臟病,長期在家使用氧氣,本月13日因咳嗽有痰快篩陽性,當天就醫住院,住院後卻突然意識不清、血壓降低,緊急插管轉至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最後仍因下消化道出血等併發症,在26日不幸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