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共病
-
強迫症會好嗎?理解背後生命故事 5全系統照亮人生路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778433歲的張先生(化名)在診間門口踟躕良久,才終於踏進門去。反覆確認門鎖是否上好的衝動幾乎讓他錯過約診。環顧四周,手心因緊張而滲出汗珠。等候區內,他看見一位年輕女子默念著什麼,一旁的中年男子不住整理襯衫袖口。張先生稍稍安心,原來他並不孤單。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心身醫學科主治醫師唐守志表示,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是一種精神健康問題,其特徵是反覆出現令人苦惱的念頭(強迫性思考)與重複行為(強迫性行為)。 -
研究:長期飲酒有腦損風險 戒斷初期當心「譫妄」反撲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5313酒癮(或稱嚴重型酒精使用障礙症)是一種慢性疾病,具有高復發率。個案即便知道飲酒會對身體或心理各方面的危害,仍然持續飲酒。在停酒的初期8-12小時,可能會歷經所謂的酒精戒斷症候群,而讓停酒更加困難。這個酒精戒斷症候群的症狀,包括自主神經功能亢進(手抖、冒汗、心悸)、顫抖、噁心、嘔吐、失眠、焦慮、不安、幻覺和癲癇發作等症狀。 -
世界結核病日!疾管署聯合22縣市 推免費潛伏感染檢驗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7981以往結核病被視為絕症,紅樓夢裡的林黛玉經常咳血,醫界認為,應是罹患結核病,侵犯肺血管,造成血管破裂所致。如今醫藥科學昌明,但結核病仍為主要傳染疾病,去年全台新增6222名個案,專家提醒,結核病高風險族群應積極接受「潛伏結核感染篩檢」、完整的預防性治療,可降低9成以上發病的機率。 -
慢性腎臟病威脅國人健康! 健保署推動全人全程全照護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7380台灣曾被稱為洗腎王國,但最近3年洗腎人數逐漸減少,健保署長石崇良提醒,國人應定期篩檢腎功能,如果腎絲球過濾率(eGFR)降至50以下時,開始用藥,並妥善控制體重、血糖、血壓,就能將進入洗腎階段時間至少延後10年。每年3月的第2個星期四為「世界腎臟日」,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初期腎臟疾病幾乎沒有症狀,如果能夠早期發現異常,予以治療,改善生活方式,就能降低洗腎風險。研究證實,若及早發現腎功能問題,並控制體重、血糖、血壓等,可將進入洗腎階段的時間至少延後10年。 -
不良生活習慣害你血管硬化 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要當心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789近年來,不時耳聞名人發生腦中風或心肌梗塞。根據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任勗龍觀察,許多腦中風或心肌梗塞患者通常正值青壯年時期,且多為家中的經濟支柱,對家屬來說,無疑是一場晴天霹靂,並且為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不少年輕的心血管患者,其父母也同樣有心血管疾病史。這類患者年輕時便可能已經出現血管硬化,而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缺乏運動,則會大幅增加罹患心肌梗塞等疾病的風險。 -
預防腎病可減少心衰竭!健保3月起給付新藥 資格1次看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8057健保署將於3月起擴大給付SGLT2抑制劑的適應症,從糖尿病擴及慢性腎臟病與心衰竭患者,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預估1年近20萬人受惠,使用經費約16至18億元。希望透過新治療方式,減少台灣洗腎人口。 -
亞東健康週!免費篩檢與講座 幫助民眾掌握呼吸道健康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321亞東醫院於2月10日至14日舉辦「健康週」活動,提供免費氣喘與肺功能篩檢服務,並邀請胸腔內科專家進行專題講座。 該活動旨在提高民眾對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及呼吸道疾病的認識,並呼籲民眾若出現長期咳嗽、痰多或平地行走時感到喘,應及早就醫檢查。亞東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鄭世隆指出,COPD不僅影響肺功能,還可能引發心血管共病,增加心臟病風險。 -
回歸健康生活「動」起來! 研究:COPD能用運動改善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17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種影響呼吸的慢性疾病,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嚴重挑戰。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資料顯示,全球每10秒鐘就有一個人死於COPD,而台灣一年也有超過5千人因COPD而死亡,根據專家們的說法,適度地進行運動,將有助於改善COPD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