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公共衛生學院
-
B肝疫苗不只防肝病 北醫大研究:還能降低糖尿病風險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276臺北醫學大學最新研究發現,具有B型肝炎免疫力的民眾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可降低15%,這項研究結果不僅揭開了B型肝炎疫苗額外的效益,也肯定了台灣長期實施的B型肝炎疫苗政策帶來的健康價值。2025歐洲糖尿病研究學會年會(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Diabetes, EASD)於9月15~19日在維也納舉行,北醫大研究團隊於會場發表有關B型肝炎免疫力可降低糖尿病風險之相關研究,同時該研究也已刊登於國際期刊《Diagnostics》。 -
健保署長、疾管署長底定! 分別由陳亮妤、羅一鈞升任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7764衛福部健保署、疾管署等兩大署長職缺人選底定,分別由健保署副署長陳亮妤、疾管署代理署長羅一鈞升任,羅一鈞為首例具有防疫醫師資格的疾管署長,而陳亮妤專長為成癮防治,健保業務資歷相對較淺。 -
減碳環保永續經營! 苗栗長照中心全台首例完成碳盤查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5212「我們一直重視ESG環境永續,但我們是不是應該率先做完溫室氣體碳盤查,來朝向淨零減碳的路徑?」因為一個念頭,海青老人養護中心執行長賴添福,在2024年10月25日啟動養護中心ISO 14064-1:2018之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但在準備進行盤查作業了解養護中心排放二氧化碳狀況時,才發現溫盤需要許多專業知識與經驗協助才能完成,因此養護中心除了全院總動員之外,更委請台大公共衛生學院張睿詒教授指導,並邀請悅揚管理顧問公司一同來協助輔導碳盤查,耗時近9個月,終於順利完成國內第一起長照中心碳盤查並完成內部查證報告。 -
研究:75歲以上高齡駕駛 致「脆弱用路人」死亡率最高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7886113年高齡駕駛肇事件數創下近5年新高,近6萬件,北醫大公共衛生學院傷害防治學研究所發布最新調查結果,75歲以上高齡駕駛造成「脆弱用路人」死亡率之高,位居各年齡層之冠,為41至64歲族群的2.44倍,駕駛年齡愈高,行人死亡創傷風險也愈高。 -
提早大腸癌篩檢有助降低死亡風險 台大研究登國際期刊
癌症新知 / 腸癌12971糞便潛血檢查為大腸直腸癌篩檢的利器,台大醫院今(3)日公布最新研究報告,如將糞便潛血免疫檢查篩檢年齡從「50歲」提前至「40至49歲」,可顯著降低大腸癌發生率與死亡率,發生風險可下降4分之1,死亡風險降低4成之多。 -
未來醫院論壇聚焦AI醫療與綠色轉型 實現低碳永續目標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3797國際調研機構弗洛斯特和沙利文(Frost & Sullivan)資料顯示,預估2025年全球10%的醫院將正式或即將成為智慧醫院,智慧醫療發展勢不可擋。然而,從醫院管理的層面,AI在醫療領域的創新應用,從協作模式、未來醫療生態、都仍需要時刻反思與討論,來確保台灣醫院如何加速創新醫療科技的整合,更深入的檢視與優化其落地實踐 ,進而實現降低碳排、永續醫療的目標。 -
想長壽這2樣別碰! 北醫研究:5種健康行為可多活7年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913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發表1項研究,追蹤台灣30歲以上的成年人約15年,發現保持「不抽菸、不過量飲酒、充足運動、多吃蔬果以及保持健康體重」等5種健康行為者,平均可多活7.13年,並減少28.12%的年度醫療支出。 -
男子抽菸又不積極控制糖尿病 健檢紅字多還罹癌中之王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8756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表示,目前造成胰臟癌的原因至今仍不明確,但依據個案狀況仍可找出高危險族群,包括60歲以上的年長者、有家族遺傳及有遺傳慢性胰臟炎的人、糖尿病者、有抽菸者、或是家族中有遺傳性結腸癌、乳癌、卵巢癌及黑色素瘤的家族也較容易得到胰臟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