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內耳淋巴液
-
眩暈症無預警發作 延誤治療恐釀意外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317眩暈症最令人煩惱的是常常不定時復發,而且復發頻率越來越高,因此病人很希望不再發作,若須治療而不再常常復發則須長期服藥改善,一般而言約須服藥3個月,直到內耳功能恢復正常才可達到不易復發的目的。很多病患在嚴重發作,經打針或服藥治癒後,即自行停藥,雖然短期內不發作,但內耳功能失調的潛在因素尚未完全解決,就像放置一顆定時炸彈,隨時有大發作的可能,甚至危及生命安全,是很危險的事情。 -
孩童FUN暑假 工作家庭兩頭忙家長眩暈擾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544像郭女士這樣,因為學童放暑假而引發眩暈的家長,其實並不少見。開業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現代人出現眩暈的問題,大多是作息不正常、睡眠不充足、生活壓力大所致!當眩暈發作時,不僅走路會失去平衡、跌倒,嚴重甚至會感到天旋地轉,無法站立、行走,此時只好送急診治療,狀況可立即控制,但數日後可能再發,故應持續服藥,直至內耳功能改善才可避免發作。 -
跨年高分貝High過頭 恐釀突發性耳聾悲劇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946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發現,跨年之後因耳鳴重聽等問題前來求診的患者明顯增多,可能是跨年活動高分貝音響對聽力帶來損傷所造成的突發性耳聾。一般人對於噪音汙染很難加以定義,其實若長時間處於50至70分貝的環境中,身體就會開始出現不適,何況跨年演唱會現場往往都超過100分貝以上,若再加上民眾狂歡的尖叫聲,嚴重者還可能有鼓膜破裂的危險。 -
眩暈不是老人病 3C成癮族應提高警覺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890過去被認為是老年人才會有的「眩暈」問題,居然會出現在年輕人身上?關於這點,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隨著生活型態的改變,許多以往因老化才會出現的病症,現在都提早發生。像是許多年輕人產生眩暈,多半是因為熬夜打電動、滑手機成癮有密切關聯。一般民眾大都忽略,眩暈其實也是許多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腦中風等的初期症狀,而多數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卻不自知。 -
梅尼爾氏症徵兆 你中了幾項?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505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解釋,梅尼爾氏症又稱內淋巴水腫,多數患者會出現旋轉性眩暈症狀。這種病好發在30至50歲中年族群,除了會引起頭暈,其他症狀還包括耳鳴、時好時壞的感覺神經性聽力喪失。
-
秋意正濃犯眩暈 患者頭重腳輕真難熬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399開業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引起眩暈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小腦病變,也可能是內耳病變,必須詳細檢查才能確認病因。民眾切勿輕忽眩暈的嚴重性,若眩暈的問題來自內耳,常會伴隨耳鳴,一旦病人長期拖延、未妥善治療,日後可能造成重聽,聽力難以挽回。 -
江蕙克服眩暈 展開「祝福」演唱會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021事實上,眩暈的主要症狀是來自於內耳淋巴液積水壓迫所造成,當內耳血管因膽固醇以及血脂肪沈澱引發阻塞、血流不通暢,加上生活壓力過大,血管更容易過度收縮,導致組織缺血壞死、內耳神經萎縮。 -
梅雨季溼氣重 小心眩暈發作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