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兒童青少年精神科
-
魚油改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醫:營養補充品非萬靈丹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650當社會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非藥物療法的關注逐漸升高,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魚油因具抗發炎及促進神經功能等潛在益處,成為不少研究焦點。不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蔣立德提醒,魚油只能作為輔助,無法取代正規治療。 -
兒少從網路遊戲找尋慰藉和成就? 家長留意成癮4警訊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1838在數位科技普及的今日,一般人的生活早已離不開網路。特別是在COVID-19疫情之後,網路與遊戲也成為兒童青少年日常的重要元素。然而,若使用失控,不僅影響作息與學業,甚至可能演變為「網路或遊戲成癮」問題。成癮行為背後,常常潛藏著未被看見的困難,若能及早發現並尋求專業評估,有助於孩子重建健康生活節奏與自我掌控力。 -
家長別強制斷網! 激烈責罵兒少沉迷網路遊戲恐反效果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1516「敢斷網路,就死給妳看!」,愈來愈多兒童青少年沉迷於網路遊戲,家長們束手無策,精神科醫師提醒,網路成癮者思考及控制力變差,不建議家長貿然斷網,以及過於激烈的責罵,以免爆發親子間的衝突,甚至 孩子出現自殘、自殺或暴力行為。 -
和家中青少年一起聽音樂 孩子成年後親子關係會更緊密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362在家中或是旅遊車途中聽音樂時,你和孩子習慣各自戴著耳機獨享,還是會播放出來彼此分享呢?從現在起,拿下耳機一起共享吧!根據2018年5月發表於《家庭溝通期刊》的研究指出,孩童時期,尤其是青少年時期,曾與父母一起欣賞音樂的孩子,在成年後普遍與父母的關係更好。 -
孩子眨眼、扭動、出怪聲 醫提醒妥瑞氏症狀家長別大意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268又到了即將入秋的時節,在這個天氣不穩,又面臨期中考試的階段,在北市聯醫中興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蔣立德的門診裡,主訴各式眨眼、扭動、發出怪聲症狀的小病患也逐漸增加。不論是初診或複診的病患,往往都可見到陪伴在一旁的焦急家屬,「明明就幫他補充很多營養品了,為什麼還是這樣?」「我們是不是哪裡做得不好,讓孩子又產生了什麼壓力?」 -
他不是「壞孩子」! 專家呼籲父母重視神經多樣性議題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9213神經多樣性青少年,像是患有自閉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他們的大腦發展較一般人慢,需要更多的理解與支持。然而,台灣目前對這些孩子的協助仍有不足,許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被「漏接」,無法得到適當的教育與治療,導致嚴重的後果。 -
思覺失調症治療新趨勢! 長效針劑助病友回歸正常生活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266我國全民健保於2022年開始專款給付長效針劑,補助27億元,讓思覺失調症病友在發病早期即可使用,能夠及早接受治療。高雄凱旋醫院於29日招開記者會,和民眾分享近3年來長效針劑照護果,院長周煌智指出,目前針對思覺失調症的治療,採用長效針劑是醫界的共識,長效針劑治療不僅能夠有效穩定病情,還能降低6成住院風險。 -
逾8成兒少持有個人手機 家長採取妙招防孩子網路成癮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6678在網路普及的世代,有高達87%的兒少擁有自己的手機,這也不免讓家長擔心孩子出現網路成癮問題,對此,台北市衛生局建議,家長可運用「三從四得心妙招」,避免讓3C成為小孩唯一的娛樂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