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兒科部
-
小童蕁麻疹恐成香腸嘴 常見致病原因有這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477奇美醫學中心兒科部主治醫師陳威毓表示,有些時候此種過敏反應會發生在更為深層的組織會產生血管性水腫,造成眼睛周圍或是嘴唇腫脹(俗稱金魚眼或是香腸嘴),甚至發生在喉部周圍,嚴重可能會影響到呼吸。根據文獻指出,每個人一生當中大約有20%機率會發生蕁麻疹。依據蕁麻疹持續發作的時間分為「急性」和「慢性」,一般來說超過6周幾乎每天皮膚上都會出現蕁麻疹會定義為慢性蕁麻疹。 -
春節親友團聚孩童飲食應節制 以免腹痛打滾送急診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7744歲的真真跟哥哥一邊玩耍、一邊吃零食,玩到一半突然說肚子痛、哭鬧不休,甚至痛到在地上打滾、說不出話來。緊急被送至急診,經X光檢查發現,胃部膨脹且塞滿了食物,大腸末端也有很多宿便堆積,判斷為消化不良導致。研究顯示,孩童消化能力較差,一般進食經過2小時後,胃中食物才排空7成,如果要達到9成以上,則需花3小時以上。如果小朋友吃了正餐,又貪吃糖果餅乾,食物囤積在腸胃道裡,就可能出問題。 -
孩子經常性夜咳有喘鳴聲 可能是這個慢性呼吸道疾病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616奇美醫學中心兒科部主治醫師陳威毓提醒,小孩子如果經常夜咳、胸悶、喘鳴聲、甚至呼吸困難,可能就要懷疑是否為氣喘。有些家長可能有類似經驗,小朋友時常咳嗽感冒,1個月就發作好幾次,即使吃了感冒藥症狀也沒有明顯改善,可能就是氣喘所致。另外,在嬰兒時期有異位性皮膚炎、父母親有氣喘的兒童更有機會罹患氣喘。 -
尿床不可恥 積極配合治療助孩子找回信心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744尿床其實是常見的症狀,它是指在睡眠期間膀胱發生的無意識排尿,依照臨床上的定義,是介於5至6歲的小孩,持續每個月有2次或2次以上在夜間尿床;或6歲以上的小孩,持續每個月有1次或1次以上在夜間尿床。 -
母親子宮頸過短 龍鳳胎姊弟出生僅有巴掌大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368台灣每年約出生20萬個新生兒,未滿37周就出生的早產兒佔其中的8%至10%。由於許多器官尚未成熟,早產寶寶將面臨諸多健康問題,其中以腦部傷害、呼吸狀況與視力影響最要被注意。 -
兒童出現3多1少症狀 應留意糖尿病前兆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5741名9歲女童因發燒嘔吐就醫,診斷為急性腸胃炎,經服藥後症狀緩解,但過2天家屬卻察覺她的活動力下降,腹痛且呼吸急促,到台北慈濟醫院掛急診,兒科部醫師謝秀盈詢問病史得知,女童1個月前開始有多喝、多尿的現象,體重2周內下降約4公斤,抽血發現血糖值高達423mg/dL,且血中有酮體,診斷為糖尿病併發酮酸中毒 -
囊狀纖維化分泌黏稠 體內積痰釀急性胰臟炎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953年僅6歲的小君2年前因為常肚子痛而到台北慈濟醫院就診,經醫師評估檢查後,診斷為胰臟炎。2年來她胰臟炎反覆發作,每次都會合併肺炎,必須住院接受大量輸液與抗生素治療。今年初小君爆發嚴重壞死性胰臟炎及肺炎,住進加護病房。 -
眼睛紅腫誤以為過敏 男童急性鼻竇炎險失明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110台中1名3歲的廖小弟因左眼及臉頰紅腫,合併黃膿鼻涕、發燒不退,赴醫確診為急性鼻竇炎合併眼周感染,因紅腫相當嚴重,兒科醫師擔心眼睛感染恐影響視神經,便安排電腦斷層檢查,結果發現眼皮內已化膿,旋即轉診眼科,以手術引流膿液及施打抗生素,治療2周後才順利健康出院。醫師提醒若輕忽病症,恐有失明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