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健康生活
-
遠離高血壓疾病!18歲以上每年至少1次 722測量血壓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563高血壓是普遍的慢性疾病,也是國人健康的「沉默殺手」。依據112年國人死因統計,高血壓性疾病位居10大死因中的第7位,影響國人心血管系統、腦部血管、腎臟等器官功能,引發心血管疾病、中風、腎臟病等重大疾病。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18歲以上的國人應定期量血壓,並記錄「722」血壓值,持續追蹤自身血壓數據,才能遠離慢性疾病、保障健康。 -
肌少症非老年人專利! 扭不開罐頭、體重減輕都是徵兆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057隨著年齡增長,是否有發現自己或是身邊的親人、朋友行動變得遲緩、體力下降,甚至容易跌倒呢?這些可能是罹患「肌少症」的徵兆。臺北醫學大學部立雙和醫院骨鬆肌少衰弱症中心主任洪家佩醫師指出,根據國際肌少症工作小組(EWGSOP)的定義,肌少症是一種因肌肉質量減少及肌力下降所導致的問題,不僅影響行動能力,更可能引發跌倒、骨折,甚至提高死亡風險,帶來的健康威脅不可輕忽。 -
2寶媽患子宮肌腺症經痛難耐 手術治療後圓夫妻環島夢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543542歲蔡姓婦女3年前生完2胎後,發現月經量變多、合併大量血塊和嚴重經痛,但她並沒有太在意,直到體檢報告顯示患有中度貧血,連婦科腫瘤指數都偏高,就醫檢查確認罹患「子宮肌腺症」,所幸透過達文西機器手臂手術切除子宮,並保留卵巢、子宮頸等重要部位,術後她與丈夫一圓環島夢,笑說要繼續挑戰極限。 -
幫助大腦凍齡!50歲前提早開始 不讓失智及中風找上你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6814每當寒流來襲,猝死事件頻傳,年長者尤其要當心!低溫容易引發血管劇烈收縮,增加心血管疾病(如:中風、心臟病)風險。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研究顯示,中風後的患者,約有30%會出現失智症狀。因此,董氏基金會提醒,除了注意保暖和避免溫差過大,日常健康管理更是關鍵。養成健康生活習慣,才能在寒冬中保護心血管健康。 -
低溫報到!心肌梗塞、腦中風猝不及防 留意4大時間點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6837近日又有大陸冷氣團南下,日夜溫差大,低溫易引起血管收縮,導致血液濃稠、血壓上升,增加心肌梗塞及腦中風發生機率,民眾要特別留意引發心血管危機。 -
臺北「抗衰動齡班」開跑! 有效擺脫孤獨喚回健康生活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284許多長者在過年期間常面臨飲食不均衡、運動量減少,以及節慶後孤獨感,專家指出透過運動訓練配合營養介入,不僅能預防肌少症,還能刺激大腦釋放快樂荷爾蒙,有助於控制情緒,並為積極、充實的生活鋪路。臺北市中正區健康服務中心將開辦「三得力-抗衰動齡班」呼籲民眾可以為家中長輩報名。 -
元宵吃湯圓!湯上加糖恐不妙 日常謹記5招遠離糖尿病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397過完春節,元宵節緊接而來,民眾在享用湯圓時,別忘記血糖管理,避免糖尿病找上門!國民健康署今(5)日表示,糖尿病初期症狀不明顯,常等到患者多吃、多喝、多尿及體重減輕時才發現,民眾平時應掌握5大控糖要訣「定期健檢、妥善監控、健康管理、均衡飲食及規律運動」,及早做好風險控管,降低糖尿病及相關合併症發生之機會。 -
手機時代隱形殺手! 拇指關節炎好發停經婦女阻礙生活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34665歲的江女士長年飽受拇指根部疼痛之苦,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至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蘇昱仲門診就醫後,診斷為拇指基底關節炎(Thumb Basal Joint Arthritis),江女士在「懸吊帶懸吊術」手術治療1個月以後,重拾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