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假性失智症
-
不要忽略!老年憂鬱症難察覺 經常伴隨假性失智症發生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086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李佩頴表示,老年憂鬱症的症狀通常不如典型憂鬱症那般明顯,更常表現為認知功能障礙或身體不適。許多高齡患者並未主動表達憂鬱情緒,而是因睡眠問題、主觀記憶力減退或身體不適等症狀前往就醫。在高齡族群中,憂鬱症的患病率可能高達7%至20%。目前台灣只有最高約3.8%的患者接受治療,顯示臨床診斷與治療方面存在不足。 -
樂當銀髮族不被憂鬱所束縛 做好退休規劃充實耆老生活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5788預防老年憂鬱,不分年齡,大家不應等症狀發生才處理,而是要及早做準備,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呼籲民眾,退休前先做好退休後生活規劃,擬1份人生清單,幫助自己在退休後建立目標、完成夢想,同時保持正面思考,維持健康生活態度 -
失智症有假性!如何判斷? 專業醫師盤點5大徵兆1次看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062安南醫院精神醫學科主任張俊鴻說明,每逢年節前後,門診常會出現假性失智潮,皆是難得回鄉的遊子帶著父母來就醫。他也解釋,有時候「老年憂鬱」會造成類似失智的症狀,但這並非真正的失智症,藉由耐心、適當的支持和治療,便能有所改善。 -
記憶力退化就是失智症? 醫:可能只是「假性的」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002目前假性失智症的占比超過5成,尤其60歲以下的病患,有8成幾乎都是假性失智症,而年輕人的比例也逐漸攀高,到底什麼是假性失智症?假性失智症跟失智症都會有認知功能減退的情況,例如記性變差、無法專心、反應遲鈍、無法完成過去可以勝任的事情,但失智症的致病機轉是大腦細胞的萎縮或壞死,乃是不可逆的變化,而假性失智症在改善了背後的成因之後,認知功能減退的情況是可以被逆轉、康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