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個人衛生習慣
-
兔熱病再現!傳染途徑多元 被視為生物恐怖攻擊病原體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5084衛福部疾管署於2025年8月12日公布,一名居住南部的70多歲女性於7月12日開始出現症狀,在沒有接觸動物、未從事戶外活動的情況下,竟確診感染兔熱病,成為台灣自2022年以來首例本土病例。這起神秘的感染案例讓防疫人員感到困惑,也再次提醒民眾對這種罕見人畜共通傳染病的重視。 -
蜂窩性組織炎隱形殺手不容輕忽 9大高風險族群要當心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888前民進黨南投縣黨部執行長曾琮愷因蜂窩性組織炎不敵病魔,於8月10日晚間辞世,享年僅45歲。這位外號「小鋼砲」的政治工作者,生前以敢衝敢說的作風聞名,然而一場看似普通的細菌感染,最終卻奪走了他寶貴的生命。這起不幸事件,再次提醒我們蜂窩性組織炎這個容易被忽視的疾病威脅,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
社交尷尬!密閉空間最怕有異味 網友熱議6大身體異味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8138在辦公室、電梯或密閉空間,不明異味常令人皺眉,尤其夏天更甚。若不慎成為異味來源,不僅尷尬,更可能影響人際互動與自信心。《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擾人身體異味」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6大擾人身體異味有哪些。 -
不讓泌尿道感染找上門! 掌握避免復發4關鍵和預防8招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517528歲徐小姐因年前工作繁忙,工作中無法正常如廁而憋尿,且同時減少喝水量,導致她感覺小便有痠痛及灼熱感,經過一天後發現有血尿,驚嚇之餘來國泰綜合醫院泌尿科門診接受尿液檢查,檢查顯示為「泌尿道感染」。在經過藥物治療後,症狀立刻緩解,因忙碌所以她並沒完全將藥物服用完畢,隔沒幾天相同的症狀又跑出來,這次有乖乖的把藥吃完,症狀就完全緩解,這種景象相信很多人都有經歷過。 -
本土A肝群聚!北部4名個案確診 目前共匡列8名接觸者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6493本土A型肝炎疫情創3年同期新高,目前本土累計56例,以較年輕的男性及都會區為主。疾管署表示,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傳染途徑較為多元,包括生食生菜或魚貝類、環境接觸以及親密接觸,這些都有可能是這一波疫情的傳染途徑。 -
如何面對抗藥性細菌? 適當使用抗生素並做好感染管制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8435抗藥性細菌問題不僅是台灣所面臨的挑戰,更是全球關注的危機,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其列為重大優先議題,包括綠膿桿菌與克雷伯氏肺炎桿菌等超級細菌的出現,早已不是新聞。若是沒有妥善因應,預估到了2050年,台灣每年將有高達3.3萬人死於抗藥性細菌的感染,死亡人數將是肺癌死亡人數的3倍之多。值得正視的是,許多肺癌病人最終病逝的直接原因是肺炎。 -
南部1歲男嬰染腸病毒克沙奇B5型 發病第6日不幸過世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7490疾管署說明國內今(2025)年新增1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死亡病例,為南部1歲多男嬰,個案於3月上旬出現發燒及呼吸道症狀,2天後出現抽搐與意識不清等神經系統症狀,緊急送醫後診斷為急性腦炎,入住兒科加護病房。儘管積極治療,仍於發病第6天不幸過世。經實驗室檢驗確認感染克沙奇B5型病毒,為2025年首例克沙奇病毒B5感染併發重症死亡個案。 -
RSV全年流行!嬰幼兒易併發重症 老年人也是高危險群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7348RSV是一種藉由飛沫或接觸傳染的病毒,在台灣全年皆有流行,透過飛沫近距離的傳播途徑,RSV極易造成群體感染。病程可從初期的發燒、鼻塞、咳嗽,嚴重會惡化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嬰幼兒更容易引發哮喘、急性細支氣管炎及氣喘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