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保護因子
-
孩子放暑假都在滑手機?想遠離近視 應多從事戶外活動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719暑假期間,孩童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3C產品的時間大幅增加,一旦長時間近距離用眼,缺乏適當休息,恐增加近視的風險。 -
避免高能量藍光風險! 低藍光玻璃保護貼守護視力健康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6818根據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公布「2019全台護眼趨勢調查」結果指出,國人每日3C用眼時間高達10.7小時;而台灣師範大學和親子天下2022公布一項調查顯示,台灣3到5歲幼兒有9成會使用3C產品,其中3歲幼兒每日平均使用超過2小時,顯示現今各年齡層皆存在長時間暴露於高能量藍光的風險。 -
幫孩子從小存視力! 國健署呼籲「3010120」護眼法則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253國民健康署呼籲家長落實「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每天戶外活動120分鐘以上」原則,幫助孩子培養正確用眼習慣及增加戶外活動,以維護視力,並趁著開學前,帶孩子進行定期視力檢查,可及早發現並進行矯治。 -
資深氣象主播李富城坦言輕微失智 盤點失智症10大徵兆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3510李富城現年86歲,他在FB說明因喪偶,加上疫情,生活驟變,自己感到走向憂鬱與自閉,希望能突破並減緩腳步,且出現輕微失智症狀。 -
老化一定會失智? 神經內科醫師:懂得趨吉避凶可預防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405全台每4人就有1人有失智症,其中高達75%失智症患者錯過黃金治療期,到了中度時才發現自己有失智症,因此,建議民眾可以仔細檢視自己與家中長者的生活細節,如察覺有疑似症狀,就該及早向醫師求助。 -
你常常感到孤獨嗎? 覺得自己對他人越不重要越是孤單
醫美減重 / 心靈成長423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兼任教授林家興說明,過去研究指出,社會支持及正向同儕關係是減少孤獨感的保護因子,當處於暫時性的孤獨狀態,透過朋友及家人陪伴可緩解孤獨感受。年輕女性離開家庭,在外升學或工作時,更依賴同儕的社會支持,在這時代已習慣使用社交媒體與他人聯繫,需思考如何給予有意義的傾聽、關心及社會支持。 -
防疫3級警戒全台停課不停學 孩童宅在家健康也不放假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850防疫宅在家同時,別忘了注意孩子的健康,維持正常的健康體位必須從健康飲食、身體活動及充足睡眠三管齊下,天天五蔬果,多吃各種不同、多元化食物,不偏食。 -
從2003年抗SARS經驗 談疫情爆發醫護人員恐陷焦慮潮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452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蘇東平主任指出,2003年3月SARS重創台灣醫療體系,356人受到感染、73人死亡,疫情於同年7月初獲得控制,事後研究發現,不少醫療護理人員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重度憂鬱症、恐慌、害怕以及失眠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