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低鹽
-
米製品保存不當恐出現米酵菌酸! 專家授正確保存秘訣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4110寶林茶室食物中毒的死者血液檢體中確定採樣到「米酵菌酸」,引起眾多對於食安的關注,而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主要是由唐菖蒲伯克氏菌(又名伯克霍爾德菌,學名:Burkholderia gladioli)產生的1種粒線體毒素,與印尼和中國曾爆發的椰子和玉米產品的疾病有關。然而,為什麼會出現米酵菌酸?哪些食品、環境或因素,特別容易產生,我們是否需要擔憂所有的米製品,以及究竟應如何避免接觸米酵菌酸? -
你的耳鳴是「嗡嗡、嘶嘶」還是「咚咚」? 專家揭差別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5548搏動性耳鳴跟普通耳鳴的區別主要在於聲音的節奏感。搏動性耳鳴就像心跳般有規律的「咚咚」聲,通常跟血管問題有關;而普通耳鳴就是一種持續的「嗡嗡」或「嘶嘶」聲,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比如聽力損傷或壓力。 -
春寒料峭氣溫驟降 國健署提醒護心防寒要「趨吉避凶」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6502面對這一波氣溫驟降,國民健康署呼籲民眾加強禦寒保暖措施,心血管疾病患者、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家人曾有中風缺血性心臟病及家中長者等,須特別謹慎與小心。 -
大寒天氣急凍!國健署提護心8式 別讓心臟疾病找上門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956「大寒」是24節氣中最後1個節氣,象徵1年(112年)的結束。根據中央氣象署氣象預報資料顯示,1月20日東北季風增強,緊接著又有寒流來襲,且可能持續冷至1月25日清晨。俗話說:「新年頭,舊年尾」,伴隨著農曆春節將至,民眾忙著大掃除與採買年貨,除了適時添加衣物禦寒外,長輩常說:「暖身先暖心,心暖則身溫」,究竟平時如何護心暖心顧健康?國民健康署邀請你一同搭上護心巴士,落實以下「8式健康生活習慣」,以預防心血管疾病找上門。 -
血壓高如何改善?別吃「鈉」麼鹹見效! 血壓可望下降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097高血壓患者通常被建議要限制食鹽攝取量,但低鈉飲食能否像藥物一樣有降血壓的作用呢?研究人員發現,每天減少1茶匙的鹽攝取量,可能與使用降血壓藥物一樣有效,此項研究結果發表於2023年的美國心臟協會科學大會(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Scientific Sessions)上。 -
你722了嗎?社區藥局設血壓管理站 落實定期測量血壓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217為加強宣導民眾關心與認識自己的血壓值,國民健康署今(112)年委託社團法人台灣高血壓學會並與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合作,規劃以社區藥局為血壓管理站,透過藥師主動對民眾進行血壓測量、健康識能問卷調查,教導民眾使用健康數位工具APP或紙本記錄自我722血壓值,透過每個月收集1次個案血壓量測722數值,並持續追蹤管理3個月,協助檢視血壓狀況,適時給予生活型態衛教或醫療轉介。 -
每22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 跟著8方法降低罹病風險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855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全球每年約1,800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依據衛生福利部111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共計2.3萬人死於心臟疾病,平均約22分鐘就有1人。9月29日世界心臟日,今年以「用『心』、懂『心』(Use heart, Know heart)」為主題,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政府部門、研究單位、非營利性組織及醫療院所等一起合作,共同推動並鼓勵民眾積極改變不健康行為,守護自己與親友的心臟健康。 -
反覆水腫竟連拖鞋都穿不下 揭水腫常見原因與好發部位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076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簡韶甫說明,水腫大部分從雙腳開始,由腳盤、小腿慢慢往大腿延伸,嚴重者鼠蹊部、背部及肚皮也有可能會受到影響。症狀初期不容易察覺,若持續惡化,可能產生腳部皮膚失去皺紋、鞋子變緊穿不下,甚至產生鬱積性皮膚炎導致色素沉澱或皮膚潰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