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伴侶
-
菜花非一般瘜肉!防堵菜花復發 醫:維持良好免疫功能
兩性關係 / 愛愛這檔事3635黃慶雲醫師坦言,常遇患者因難以啟齒而延誤就診,或是自行購買來路不明的藥物塗抹患部,反而延誤治療時機,造成病症越來越嚴重。若觀察到生殖器或肛門周圍有不明突起,應避免自行判斷或使用藥膏塗抹,盡快就醫診斷治療。 -
Garmin發表智慧穿戴新趨勢 母嬰照護與幸福感成焦點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4941智慧穿戴裝置正從日常運動輔助,進化為健康醫療的重要工具。2025年Garmin Health高峰會於紐約證券交易所舉行,全球超過150位醫療、學術與科技專家齊聚,分享智慧手錶在疾病預防、母嬰健康與幸福研究上的最新成果。Garmin宣布成為倫敦國王學院「EMBRACE研究計畫」(Enhanced Maternal and Baby Results with AI-supported Care and Empowerment)的獨家智慧手錶合作夥伴。 -
愛滋病去污名化!醫揭科學觀念 測不到病毒不具傳染力
兩性關係 / 愛滋病防治13958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家醫科醫師江瑞坤說明,日常生活中的擁抱、握手、共餐、使用公共設施,甚至被蚊蟲叮咬都不會傳染HIV,民眾不需過度恐慌。隨著醫療科技進步,愛滋已從過去的絕症轉變為可長期控制的慢性疾病,感染者只要接受適當治療與規律追蹤,便能擁有與一般人無異的壽命與生活品質。 -
精神疾病患者間存在婚配關聯 醫:遺傳只是風險勿恐慌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679國家衛生研究院與國際團隊在國際權威期刊《自然人類行為》的研究發表,以分析台灣500萬對、丹麥57萬對及瑞典70萬對夫妻的醫療資料,證實精神疾病患者之間確實存在著婚配相關,此現象跨越文化和世代。 -
台灣愛滋防治1997年納公費 2024年擴大給付長效針劑
兩性關係 / 愛滋病防治19084抗病毒藥物研發不斷精進,曾被喻為世紀黑死病的愛滋病已被視為慢性病,加上預防性投藥,近年來,台灣本土感染人數顯著下降。台灣自1997年開始提供公費愛滋藥物治療,感染者確診後即可用藥,自2024年起,部分符合條件的感染者可申請使用長效針劑,每2個月注射1次,用藥更為簡易。 -
12歲以上國人逾1成有憂鬱傾向 心理師教你6步驟緩解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6888你是否曾有過只想1人獨處的時刻呢?感到自責、反覆思考問題所在,卻猶豫不決、難以下定論,最後陷入絕望、否定自己、否定未來,甚至否定整個世界,其實這些都是憂鬱的前兆和表徵。根據衛生福利部2018年的統計,12歲以上之國人約有11.1%有憂鬱傾向,也就是每10人就有1人出現部分憂鬱症狀,世界衛生組織WHO更預估,在2030年時,憂鬱症將超越癌症成為人類「失能」最大的健康殺手。 -
現代女性保有生育自主權 玻璃化冷凍技術再突破現生機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288隨著台灣生育率持續下滑,2024年新生兒數創歷史新低,越來越多女性開始關注生育保存議題。近年來,隨著玻璃化冷凍技術的進步,讓凍卵成功率大幅提升,為現代女性的生涯規劃提供更多彈性。隨著現代社會晚婚趨勢,許多女性因職場發展、經濟考量或尚未找到合適伴侶等因素,無法在理想年齡完成生育。吳成玄醫師表示,凍卵技術的出現,正是為了打破這個生理限制,讓女性能在卵子品質最佳的階段預先保存,待時機成熟再做生育決定,不僅是醫學突破亦是女性自主權的延伸。 -
慢性肝炎恐釀成肝硬化、肝癌 醫:當心C肝6傳染途徑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5494C型肝炎是一種由C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簡稱HCV)所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屬於血液傳染性疾病,這種病毒主要攻擊肝臟,造成發炎與損傷,感染初期往往症狀不明顯,因此許多患者在感染多年後才發現病情,已經發展為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