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五臟
-
乾癬患者秋冬怎麼吃? 秋燥應避開海鮮、牛羊肉、辣椒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713時序入秋,早晚溫差變大,氣候也變得較為乾燥,免疫力相對容易下降,「秋燥」易傷肺,皮膚也容易發癢,或乾癬復發,尤其有乾癬病史者,夏天往往改善很多,若未持續治療,一到秋冬因為飲食不節制、作息不正常,皮膚病灶很可能又復發。 -
拔罐也能在家自己做? 不只孕婦這些病患最好也別嘗試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147在民俗療法中,拔罐也是常見的放血解熱的治療之一。中醫認為拔罐是透過負壓吸引、牽拉擠壓肌肉、刺激經絡穴位等作用,來達到通行氣血、疏通經絡的效果。因此,當人體受到外邪刺激使得體內五臟六腑經絡氣血功能紊亂時,就會考慮使用拔罐來治療。 -
失智症不只是健忘! 中醫:針灸、茶飲助延緩失智症狀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961中醫師莊可鈞表示,中醫對於失智症相關的描述,散見於「癡呆」、「呆病」、「健忘」、「善忘」、「文痴」等證當中,病位在腦卻和五臟六腑有密切相關,治療建立在「平肝」、「養陰」、「活血」、「溫腎」、「醒腦開竅」等方法之上。 -
蕁麻疹不分季節!反覆發作變慢性 中醫內外兼治助恢復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738中醫治療著重紓解肝氣鬱結、腎氣與肝氣不足,以及脾胃氣血的調理,若容易合併緊張則與膽氣虛弱、夜晚不好入睡有關,睡前加開合歡皮、夜交藤安神助眠,肝氣疏通、抗壓性增加,抵抗力也會提升;同時搭配清涼止癢藥膏外敷,每天發作次數可降至1到2次,隨著疹塊狀變小、減少,調理約2到3個月後可緩解恢復,不過復原時間長短則因人而異。 -
中醫治乾燥症!對症下藥改善日常 緩解眼乾、口乾問題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944中醫師周宗翰表示,身體有火氣的燥熱體質可能導致乾燥症,主因在於肝火旺則傷津液,恐引起血瘀,一旦血液循環不良容易引起乾燥症,中醫常常會使用黃連、柴胡、黃芩、龍膽草、石斛等滋陰降火的中藥來改善症狀。 -
中醫治肌少症!從脾胃調理下手 有助維持老年生活品質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593中醫將肌少症稱作「肉痿」、「脾痿」,痿證指局部或肢體肌肉萎縮,肢體痿廢不用。中醫師莊可鈞表示,肌少症臨床上表現為虛弱、步行困難、步態遲緩、易跌倒、四肢纖細無力等。 -
思覺失調症發病高峰期!背後有原因 中西醫治療助康復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6368佑德中醫院長張賜興醫師表示,從中醫觀點來看,腎為先天之本涉及到遺傳因子,因先天遺傳所致的思覺失調症與腎氣是否充足有關;而後天因緊張、焦慮和壓力大所致的思覺失調症,則是與五臟六腑的失衡有關,脾為後天之本,後天失衡首重脾胃的調理。 -
尾牙聚餐少不了海鮮!皮膚病患者如何自保? 醫揪陷阱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041聖元中醫診所院長鄭愛蓮醫師指出,很多人愛海鮮的肉質甘甜,但舉凡對蕁麻疹、濕疹、玫瑰糠疹、異位性皮膚炎和乾癬等皮膚病患來說,所有海鮮如魚、蝦等皆屬寒性,其中又以螃蟹最寒,最是忌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