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中醫藥
-
禁止中藥房代客煎藥 中藥從業人員走上街頭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7834台灣中藥從業青年權益促進會會長古承蒲指出,衛福部研擬修正草案,建立「中藥技術士」資格及執業範圍,刪除了原本中藥商所有的中藥「調配權」,限縮中藥技術士的功能性及發展性。 -
中西藥併用交互作用? 藥師提醒五撇步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598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藥劑科藥師柯閎仁指出,中西藥併用治療疾病已越來越普遍,但因為中西藥併服所引發的藥物不良反應事件也層出不窮,令人擔憂。 -
吃中藥配茶? 應間隔1小時以免交互作用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3303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藥劑科藥師張伶祝表示,現代中藥製劑種類相當多元,門診常見的形態包括藥粉、藥丸、茶包、煎劑、外用藥(敷貼藥、搽擦藥、熱熨薰洗、藥膏、膏藥藥粉、藥洗、推拿油)。 -
換季化「癬」為夷 中醫依個人體質調理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647正和中醫診所的黃慶雲院長表示,民眾若於秋冬時期,發現有大面積的乾燥脫屑症狀,便極有可能是罹患乾癬症。乾癬的發病跟人體的免疫系統失調最相關,當患者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IgE指數升高,引起抗體T細胞過度反應,造成身體持續的發炎反應,導致乾癬症狀。發作時搔癢難耐,還可能有白色皮屑掉落,嚴重影響生活。
-
針灸合併西藥治療 降低二度中風發生率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9這項中醫藥實證研究,由義守大學副教授施純全、台北醫學大學助理教授廖建彰發起,中國醫藥大學講座教授林昭庚擔任指導教授成立台灣中醫藥研究室,結合中國醫藥大學、國家衛生研究院及美國UCLA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等多名專家共同進行。 -
香港「金源牌血管清道夫」含西藥 服用恐傷肝腎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2355陳聘琪科長指出,「撲熱息痛(Paracetamol)」普遍用來退熱、鎮痛,但如果不適當服用,容易產生肝臟及腎臟受損等副作用。
-
中醫減輕化療副作用 加強化療成效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436陳瑞聲醫師解釋,癌因性疲憊症的成因,是由於癌症病患接受各種抗癌治療,但消滅癌細胞的同時也傷害到正常細胞,特別是對具有造血和免疫功能的骨髓傷害更大,當免疫功能下降,血液不足供應全身五臟六腑正常運作,在腦部血不足則頭暈,肺血不足則喘,心血不足則心悸,肝血不足則疲勞,腎血不足則走路無力,若免疫功能不足,則容易自體感染,引發敗血症而亡。
-
人口老化罹癌率倍增 中西醫攜手抗癌成趨勢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029正記中醫診所院長陳瑞聲醫師表示,由於醫藥不斷進步,治療及早期診斷方式的改進,許多癌症不再是立即致命的絕症,患者得以透過化療、放療、標靶藥物治療等方式,配合中草藥護髓解毒湯,減輕80%的骨髓抑制,癌症就像是慢性病一般,只要控制良好,都能像健康人一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