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
-
各界專家齊聚醫療高峰論壇 杜元坤提出治癒癱瘓研究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408北醫大董事長張文昌在高峰論壇中表示,年初至今的8個月以來,新冠肺炎重創全球,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領導的防疫國家隊表現相當傑出,台灣也因此被全世界看見。包括陳時中在內,衛福部次長薛瑞元及疾病管制署長周志浩等幾個防疫國家隊重要成員都是北醫校友,也讓北醫校長林建煌備感榮耀。 -
癌症檢測再躍進 血液篩檢準確預測癌細胞轉移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830中央研究院、台北榮民總醫院等癌症醫療團隊研究發現,癌細胞有成群結隊移動的特性,透過「癌細胞捕捉器平台」進行血液篩檢,就能掌握患者血液中的癌細胞數量,精準預測頭頸癌轉移或復發的風險,研究成果刊登於《Nature Cell Biology》。 -
紅斑性狼瘡治療新契機 中研院破解作用機轉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793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謝世良特聘研究員表示,「嗜中性白血球(Neutrophil)」在人體免疫系統內,扮演著嫉惡如仇的角色,當侵入人體的細菌數量太多,嗜中性白血球無法藉由吞噬細菌來抑制細菌入侵時,就會傾全力,將自身的細胞核膨脹,釋出去氧核糖核酸(DNA),然後壯烈成仁。 -
中研院:高濃度PM2.5籠罩 肝癌風險增兩成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906中央研究院與陽明、成功大學合作,率先全球發現,長期暴露在高濃度的PM2.5環境裡,會提高約兩成的罹患肝癌風險。研究團隊在台北、新竹、嘉義、屏東及離島澎湖等5縣市抽樣2萬多30歲以上的巿民,平均追蹤近17年,結果發現,當中464人患肝癌。經比對病人的居住地與PM2.5指數後,本島及澎湖PM2.5濃度每立方米分別增加13.1微克及0.73微克時,患肝癌風險便提高22%。 -
突破!萬古黴素殺菌力提升 可望研發為新藥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279多年來,研究團隊嘗試以調整酵素方式,來增加現有抗生素藥效最近擁有突破性發展,長期鑽研抗藥性機制的李宗璘博士研究團隊以天然產物抗生素「A40926」為研究主體,利用其化學特性,修改酵素,研發出來新的數種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