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三高
-
粽子配料藏痛風危機 腸胃科醫師教你挑食遠離痛風發作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6954端午節將至,粽子應景卻潛藏腸胃負擔。光田綜合醫院肝膽腸胃科楊勝舜醫師提醒,每年端午節後,因消化不良就醫者顯著增加,主因是糯米不易消化,加上粽子內餡多為高油、高鹽食材。若同時攝取過多高嘌呤食物,恐誘發或加劇痛風問題,尤其高尿酸體質者更應留意節慶飲食。 -
三高患者慢性腎病風險增! 醫師盤點慢性腎病危險因子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8007台灣曾被喻為「洗腎王國」,洗腎人口逼近10萬大關,研究證實,糖尿病、高血壓和肥胖是導致慢性腎臟病的主要原因,改善三高為預防慢性腎臟病的關鍵。112年全國成人健康資料顯示,15%受檢者腎功能異常,其中高血糖者風險最高,每10人就有3人腎功能異常;高血壓患者則是每5人1人異常;若同時合併三高(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異常比例高達3成。 -
CKM症候群是什麼? 醫揭心、腎、代謝健康環環相扣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499近年來,醫學界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 「CKM症候群」。所謂CKM症候群,即心血管 - 腎 - 代謝症候群(Cardiovascular - Kidney - Metabolic Syndrome),它包含了4個相互關聯的醫療問題,分別是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第2型糖尿病和肥胖。「CKM」3個字母分別代表心血管、腎臟和代謝。其中,肥胖和第2型糖尿病屬於代謝性疾病。這4種病症相互影響,往往會同時出現在一個人身上。 -
肩頸疼痛接近左側、疼痛感尖銳 當心恐是心肌梗塞前兆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170張庭瑞藥師則呼籲,預防心肌梗塞可從4方面做起:(1)飲食部分如採取低鈉飲食穩定血壓,減少動物性脂肪攝取、攝取天然植物油如橄欖油等,多吃蔬菜、糙米、堅果等,有助血壓控制和膽固醇改善,並減少血液中發炎反應。(2)維持中強度規律運動,每天30分鐘、1週至少3到5次。(3)平時可透過服用銀杏葉萃取物來改善血液循環。(4)若突然感覺胸口悶痛、休息後仍無法完全改善,應提高警覺,盡快送醫,掌握搶救時間。 -
女性更年期間三高風險增 4字訣自我保健、遠離慢性病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389更年期是女性必經的路程,在這時期,因為體內荷爾蒙分泌逐漸減少,部分女性會出現生理及情緒變化和身心不適的情形。同時,更年期女性更因為因荷爾蒙變化易有三高風險,且盛行率隨年齡顯著增加。國民健康署提供女性力行健4字健康口訣-心、動、舒、食,揪友談心、規律運動、放鬆舒緩及均衡飲食,以預防三高。政府提供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及慢性病風險評估,另有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協助女性度過更年期 -
夏天養生應護心少動怒! 紅色、酸味食物有助安神收汗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479根據最新統計,國人死於心血管病人數已超越癌症死亡人數,《黃帝內經》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預防勝於治療,應把握立夏養心好時機。2025年5月5日是立夏的日子,立夏開始,晝長夜短,氣溫升高,容易使人心浮氣躁,《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提到夏季養生應要「使志無怒」,不輕易動怒,盡量維持心情平和舒暢,以避免心火過於旺盛傷心神。 -
追求健康長壽有秘訣? 研究:50歲前應避開這5大風險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736在這個充斥著保健品與抗老秘方的時代,誰不想活得更長、更健康?不過,一項最新刊登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大型國際研究指出:真正延年益壽的關鍵,不靠神奇療法,而是50歲前避開5個健康殺手。這5大風險因子,約占全球心血管疾病負擔的一半。研究顯示,如果能在中年(尤其是50歲以前)避開這些風險,壽命可望延長10至14年! -
耳鳴眩暈別大意!血液循環不良釀心血管疾病 1物改善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485市面上保健藥品相當多元,黑妞藥師以廣為人知的循利寧為例,來自大廠品牌嚴謹製程,尤其銀杏葉栽種時的土壤、溫度和濕度都經嚴格控管,且特殊的萃取方式,會讓藥效更為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