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現代人因飲食不均、作息不規律與生活壓力大,常出現排便不順的情況。現代人因工作壓力、生活不易深受便秘所苦。便秘通常被定義為每週排便次數少於3次,若症狀持續超過3個月,並伴隨糞便乾硬、腹脹、腹痛或噁心等不適,則被歸類為慢性便秘。對此,由倫敦國王學院研究團隊主導、英國飲食協會正式背書的最新飲食指南指出,奇異果是改善便秘的關鍵食物之一,每天食用約3顆即可促進腸道蠕動,此份研究結果於2025年10月聯合發表在《人類營養與飲食學雜誌》和《神經胃腸病學與動力學》兩份國際期刊,是首個針對成人慢性便秘的循證飲食方向。
奇異果富含酵素和纖維 有效改善排便頻率
根據英國飲食協會的最新飲食指南,奇異果所含的豐富酵素與膳食纖維,能有效改善排便頻率。研究指出,無論是否連皮食用,每天食用3顆奇異果都能顯著增加排便次數。奇異果之所以有如此顯著的效果,主要歸功於其含有的奇異果酵素,這種特殊的蛋白質分解酵素能促進腸道蠕動。此外,一顆中等大小的奇異果約含有2至3公克的膳食纖維,其中包含水溶性與非水溶性纖維,兩者作用能增加糞便體積並保持適當的水分含量,讓排便更加順暢。
研究也發現,除奇異果外,每日攝取8至10顆西梅乾或6至8片黑麥麵包,也能達到改善排便頻率的效果。西梅乾含山梨醇和酚類化合物,具有天然的輕瀉作用;而黑麥麵包則富含非水溶性纖維,能增加糞便體積。這些食物都提供天然且溫和的改善便秘方式。
透過全方位飲食調整 從根本改善腸道健康
英國飲食協會的研究強調,針對慢性便秘問題,以往臨床指南僅提供增加膳食纖維和水分攝取等有限且過時的建議,惟透過特定食物的飲食策略更有效改善腸道健康。這份新指南是基於多項嚴格的系統性回顧和統合分析,並採用GRADE框架評估證據品質,分析超過75項臨床試驗後制定的59項飲食建議聲明。
研究結果在營養補充則建議每日服用0.5至1.5公克的氧化鎂補充劑,或飲用0.5至1.5公升高礦物質含量水,有助於緩解腹脹並軟化糞便。鎂離子能吸引水分進入腸道,增加糞便含水量,同時也能放鬆腸道平滑肌,促進蠕動;而每日攝取膳食纖維補充劑,也能改善腸道規律性。此外,持續攝取特定益生菌菌株,能產生短鏈脂肪酸並降低腸道pH值,維持腸道菌相平衡,有效緩解腸胃不適症狀。
研究主持人、倫敦國王學院營養學教授表示,這份新指南讓全球便秘患者能夠獲得最新建議,以改善症狀和生活品質。不過相較於依賴藥物,透過調整飲食結構、補足營養素,才是改善腸道健康的根本之道。
文字編輯:辰蘊如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你吃「乾淨飯」了嗎?孫儷減脂法登熱搜 營養師揭關鍵
▸台灣逾4成長者自評健康狀況差 憂鬱比例隨著年齡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