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講座》心絞痛不只大血管阻塞?認識CMD心臟危機

2756
編輯部 報導
10/4講座》心絞痛不只大血管阻塞?認識CMD心臟危機

【NOW健康 編輯部/台北報導】在台灣,心絞痛是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尤其在中高齡族群更為普遍。許多患者在走路、運動或情緒緊張時會感到胸悶、胸痛,甚至喘不過氣,這些症狀多與心臟供血不足有關。若未及早治療,不僅影響生活品質,更可能增加心肌梗塞或心衰竭風險。臨床上治療方式包括藥物與介入性治療兩大類,藥物涵蓋健保與自費用藥,而對於症狀嚴重或血管阻塞明顯的患者,醫師也可能建議接受支架置放或繞道手術,以恢復血流、改善症狀與預後。


然而,越來越多患者雖然接受了完整檢查,卻被發現大型冠狀動脈並無明顯阻塞,但仍持續出現胸痛、胸悶的症狀。這種現象在近年被醫學界認知為一種新型態疾病,稱為「冠狀動脈微血管功能障礙(CMD)」。這類患者的問題並不在大血管,而是微細血管功能失調,導致心肌細胞持續處於缺氧狀態,進而產生典型的心絞痛症狀。由於傳統影像檢查無法直接發現微血管問題,因此CMD往往被低估甚至被誤解為心理壓力或其他非心臟問題。


針對CMD所引起的心絞痛不適,近年已有具新機轉的抗心絞痛藥物顯示良好療效。這類藥物屬於晚期鈉離子通道抑制劑,與傳統以血管擴張為主的藥物不同,其作用機轉是直接調節心肌細胞的代謝過程,在缺氧情況下提升細胞的能量利用效率。透過改善心肌對氧氣的使用效率,能有效減輕CMD患者因微血管功能異常所導致的胸痛發作。對於接受傳統治療後仍症狀持續的患者,這類藥物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治療選擇,成為臨床上照護CMD患者的希望!


如果您有反覆出現的胸悶、胸痛或喘不過氣問題,最重要的就是早期就醫、正確診斷與適當治療,不但能減少發作頻率,更能降低心肌梗塞與心衰竭風險。若您或親友正經歷類似症狀,請儘早諮詢心臟科專科醫師。讓我們一起把「心」顧好,讓生活更安心!


為協助民眾更認識「非阻塞型心絞痛」的心臟危機——CMD,東生華製藥將於2025年10月4日(六)下午2點(1點半開始入場)至5點,在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11號10樓)舉辦健康公益講座,邀請臨床三位權威醫師現場解析高血壓、高血脂、心絞痛三大心血管風險,提供民眾專業知識與照護對策。


【講座精彩內容搶先看】


▸主題:《高血壓不只是數字!多重併發風險一次管理》
亞東紀念醫院神經醫學部主治醫師 朱昱誠醫師


▸主題:《高血脂分級預防新觀念!醫師解密TG與Statin治療策略》
耕莘醫院 新陳代謝內分泌科主任兼健康衛教諮詢中心主任 馬文雅醫師


▸主題:《心絞痛,不僅是大血管阻塞問題!認識CMD的心臟危機》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任 詹超舜醫師


本健康促進活動由東生華製藥主辦,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No.3「良好健康與福祉」,並落實企業 ESG 永續精神,期盼透過專業衛教傳遞正確用藥觀念與疾病預防意識,讓「知識賦能健康」。


活動當日填寫完「2025東生華製藥利害關係人關注程度問卷」,出示「完成畫面」即可獲得精美好禮一份!


【講座報名方式】


▸報名專線:(02)2391-0360 轉分機19(活動組)
▸線上報名:http://s.healthmedia.com.tw/7z6z7c
▸LINE報名:https://line.me/R/ti/p/%40lvx6186r(請傳送:姓名/電話/電子信箱/參加場次,小編將回覆確認)


講座名額有限,採預約報名制,歡迎踴躍參加,一同關心心血管健康!


更多NOW健康報導
▸講座報名/火燒心與吞嚥困難 醫師解析預防與治療方法
▸現代人老花提早來! 全準分子近視老花景深雷射受青睞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