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人口老化,許多住在老舊公寓的長者生病時,很難外出,衛福部健保署去年7月開辦「在宅急症照顧試辦計畫」,收治對象為尿路感染、軟組織感染、肺炎等患者,成效不錯。今天宣布,研議擴大適應症,包括,居家安寧收案對象(不限感染症),及其他感染症等。
台灣在宅急症照護1週年 擬擴大適應症居家安寧對象不限感染症
為慶祝台灣在宅急症照護(ACAH)推行1週年,及討論「居家靜脈抗生素治療」(OPAT)進展,台灣在宅醫療學會、奇美醫院合辦「在宅急症照護1週年:ACAH 與OPAT的對話」活動,邀請國內外專家共同探討相關議題。
健保署醫管組參議黃珮珊公布「在宅急症照顧試辦計畫」成果,2024年7月截至今年5月底,收案2955人次,結案2786人次,對象以75歲以上且完全依賴的長者,人次達2051人次,占比達70%。
個案適應症以尿路感染最多達1435人次(占比49%),其次是肺炎1083人次(37%)、軟組織感染419人(14%)。治療模式以急診個案最多,達1131人次(38%),其次是居家個案918人次(31%)、機構住民906人次(31%)。
在結案2786人次中,平均治療天數為6.9天,其中以尿路感染案件治療照顧天數最高。結果顯示,共有89%收案對象在完成治療後,順利康復、結案。此外,在完成治療個案中,5%於結案後3天、14天內轉急診或住院。
由於試辦成果不錯,健保署決議,將新增提早出院模式、門診抗生素治療模式,並將擴大適應症,包括,居家安寧收案對象不限感染症,及其他感染症、心衰竭、呼吸衰竭等。
「在宅急症照護」在歐美、日本行之多年 屬於住院替代服務
「在宅急症照護」也稱「在宅住院」(Hospital at Home),在歐美、日本行之多年,屬於住院替代服務,由醫護團隊至患者住處提供治療,病人無需到院、病床,大幅減少交叉感染風險。
現行健保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適用對象共有下3類族群,經醫師評估為肺炎、尿路感染、軟組織感染(如丹毒和蜂窩性組織炎等),只需使用抗生素、無需進加護病房治療者,可申請原地接受住院服務。
「在宅急症共同照護小組」係由醫師、護理人員組成,醫師在收案3天內應完成1次實地訪視,如未實地訪視,應每日視訊診療、追蹤病情。醫師評估病人需求後,連結藥師或呼吸治療師,提供居家給藥、居家照護。護理人員在照護期間則必須每天實地訪視。
在患者負擔方面,主要為3項健保費,醫療費用部分負擔5%、藥品部分負擔為0至200元(同醫院門診)、部分院所酌收訪視交通費或掛號費。
以肺炎(9天)醫療費用為例,原本住院醫療,患者需部分負擔10%(7720元),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僅需2470元,可省下5250元。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最新國人10大死因! 癌症連續43年蟬聯10大死因榜首
▸健保永續藥師同行! 從給付制度、藥價政策到專業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