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痛藥別亂吃!藥師授安全用藥方法 貼布型有時間限制

3673
陳郁茹 報導
止痛藥別亂吃!藥師授安全用藥方法 貼布型有時間限制

【NOW健康 陳郁茹/台北報導】民眾日常中可能會出現頭痛、牙痛、胃痛、生理痛、肌肉酸痛等不適症狀,這時服用含有乙醯胺酚的中樞止痛藥,或是選擇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皆是快速緩解的方法之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藥劑科藥師陳又任表示,乙醯胺酚一般常用頻次為每4至6小時使用1次,若以1顆500mg/tab換算,成人1天使用不超過8顆;若使用貼布型的非固醇類消炎藥,則應注意使用為4至6小時。


服用乙醯胺酚期間別喝酒 恐導致肝中毒


陳又任指出,市售止痛藥成份一般分為中樞止痛藥含有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另1類主要是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NSAIDs),兩者在市面上皆有指示用藥。


乙醯胺酚常用於治療輕度至中度疼痛,具解熱作用,通常用於肌肉、骨骼及其他非神經組織受傷所引發之疼痛,陳又任說明,乙醯胺酚無腎毒性、也無腸胃道、心臟血管系統毒性,一般常用頻次為每4至6小時使用1次,成人1天使用不超過4g(以1顆500mg/tab,不超過8顆)。


陳又任補充,民眾服用乙醯胺酚的止痛藥須注意,超過劑量、同時併用酒品易對肝臟造成毒性。另外,許多綜合感冒藥及退燒藥水中,若也有乙醯胺酚的成份,也要納入計算,必免過量服用。


非固醇類消炎藥使用1周以上 小心有傷腎、傷胃風險


非固醇類消炎藥則用來治療輕度至中度與炎症相關的疼痛,陳又任解釋,常見的成份如伊普芬(ibuprofen),對於肌肉、骨骼或其他非神經組織受傷所引發的傷害性疼痛有效,具有抗發炎及解熱的作用。


民眾要切記,非固醇類消炎藥若使用連續超過1週以上,應注意其對腎臟功能及胃腸道的傷害,而對於具有藥品過敏病史、消化性潰瘍病史、心臟病史、腎臟病史、腦血管及周邊動脈疾病史者宜小心使用。陳又任也提到,使用外用貼布劑型,應注意貼的時間約為4至6小時,時間過長易引起皮膚紅癢,若有過敏反應,應停止使用。


陳又任強調,民眾在使用止痛藥前,應有正確使用觀念,若是長期疼痛,宜找醫師診治,若有任合疑問,可諮詢醫師或藥師,以確保用藥安全。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非典型口腔癌攀升!不菸不酒也中鏢 醫籲4大預防重點
▸堅硬的外殼脆弱的心! 成年人扛責任更要學會減輕壓力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