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楊芷晴/桃園報導】雷射治療在眼科領域的應用,不僅是一般人聯想到的近視雷射,隨著飛秒雷射的問世,目前也運用於取代原本白內障手術手作的重要步驟。現代醫學科技日新月異,飛秒雷射乃至全飛秒技術,新式醫學發展趨勢也朝向數位化、精準化的方向更加邁進。
眼科的雷射應用有4種 飛秒雷射最早運用在近視屈光手術
朱智盟眼科診所院長朱智盟醫師表示,眼科的雷射應用有4種,包括:熱凝固型雷射,主要治療糖尿病患者視網膜的黃斑部病變;YAG雅鉻雷射是爆破型雷射,主要在切開後囊,可治療飛蚊症。另外,屈光應用有2種雷射方式,一是將角膜表面汽化磨平、改變屈光的準分子雷射;另一為飛秒雷射,屬於光切割型雷射,也是目前21世紀最新型的眼科術式。飛秒是10的負15次方秒,相當於千兆分之1秒,雷射光束在角膜基質層形成無數氣泡,連結成一平面,在極短時間內進行精密的生物體切割,不傷害周邊健康組織。
飛秒雷射2004年問世後,最早應用在近視屈光型手術,早期LASIK近視雷射採用環刀切除,容易產生角膜瓣不均勻和不平整的風險;飛秒雷射運用在角膜瓣切割,輔以電腦數位化計算及AI影像技術,能精準切割出薄且平整的角膜瓣,又稱為無刀雷射時代。
至今飛秒雷射已演進應用於全飛秒的屈光雷射,朱智盟醫師指出,從最先引進的大傷口全飛秒到小傷口第一代SMILE,乾眼情況獲得改善,後續發展出二代SMILE Pro、SMART全飛秒Pro和SMART Clear,皆採全飛秒角膜透鏡術,不須製作角膜瓣,全程以飛秒雷射直接對角膜基質雕塑,微創切口約2mm,掃描製作出「角膜透鏡」,取出後可達到視力矯正效果,同時可改善近視和散光。
飛秒雷射也能應用在白內障 精準過程降低風險、術後癒合快
此外,飛秒雷射目前也應用在白內障前置手術進行優化處理,飛秒雷射不僅術前能精準定位,顯示水晶體及囊袋位置、水晶體硬化程度和角膜厚度,也能透過即時影像監測雷射手術狀況。
朱智盟醫師說明,人工水晶體前囊膜撕開用飛秒無刀能作出精準圓形開口,優於醫師手工撕開的誤差;再者水晶體裂核過程,單純使用超音波需強大熱能,有可能導致角膜燙傷或灼傷風險,先利用飛秒雷射切割可達32塊,降低後續超音波震碎使用的能量,減少術後角膜水腫的機率;至於角膜傷口製作平整,也能促使術後傷口癒合順利快速。
數位化精準切割提高手術成功性 醫看好未來飛秒雷射發展
朱智盟醫師說明,飛秒雷射的優勢在於能增加手術成功性、可靠性和可預測性,將手動步驟提升為數位化,並做到更精準的精密切割,需要注意的是,在精密切割的手術過程中,患者位置必須固定平穩,若瞳孔歪斜、中心點偏移,散瞳後瞳孔非正圓形,或是患者本身駝背、無法躺平等,就無法順利執行。
唯一的缺點是費用昂貴,原因在於飛秒雷射本身器材不菲,1台要價數千萬,此外,可拋式器材和原廠公司授權使用的切割專利軟體,並非無限期使用等,導致費用居高不下。
醫療科技不斷推陳出新,飛秒雷射能大幅縮短手術時間,而且未來還有無限可能的應用空間。從最初的無刀角膜瓣,到飛秒白內障,再到全飛秒屈光,預期之後將有機會迎來全飛秒白內障,屆時水晶體裂核能直接切割成乳糜狀直接吸出,對角膜傷害就能降至最低。朱智盟醫師不諱言,手術要升級精準不能完全仰賴醫師手動技術,新式醫學更追求數位精準化和提升手術結果的品質。
更多NOW健康報導
▸侯孝賢罹患阿茲海默症!如何預防? 專家推薦2飲食法
▸風濕性心臟病恐有中風、心衰竭危機 專家詳解治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