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把黃斑部病變當成正常老化!眼科醫師曝常見2大黃斑部病變類型治療新趨勢

7981
陳如頤 報導
千萬別把黃斑部病變當成正常老化!眼科醫師曝常見2大黃斑部病變類型治療新趨勢
▲中華民國愛盲協會舉辦世界視覺日《擊退Eye的威脅,就靠愛的力量》關心黃斑部病變衛教記者會,左起中華民國愛盲協會吳建良秘書長、中華民國愛盲協會何一滔理事長、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眼科部黃奕修部長、黃斑部病變患者劉先生。(圖/中華民國愛盲協會提供)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64歲的劉先生,4年前透過家人帶回家中的阿姆斯勒方格表,檢測自身的視力狀態,豈料,自認視力正常的他,右眼單眼視野竟發生扭曲,連家人的五官都看不清楚。訝異的他,立刻到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眼科部黃奕修部長的診間檢查,確診為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所幸透過積極治療、回診追蹤,疾病穩定控制至今。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眼科部黃奕修部長說明,造成視力障礙、失明的5大主因包括: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屈光不正、青光眼、白內障,其中與黃斑部/視網膜病變相關就占2位。不僅如此,有視力障礙的老年人中,每4人就有1人是黃斑部病變引起,而每10位長輩中約有1位的失明源於黃斑部病變。


黃奕修部長強調,千萬別把黃斑部病變當成正常的老化結果,如果沒有治療,視力可能會隨著病程發展而受損或喪失,及時且穩定的治療格外重要。然而,逾半數患者在治療兩年後停止療程 ,若無持續回診可能暴露於視力受損與失明的危機中。


黃奕修部長進一步解釋,黃斑部病變可依據其致病原因分為許多種,常見的類型包含: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Neovascular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nAMD)與糖尿病黃斑部水腫(Diabetic Macular Edema, DME)。前者的發病機率隨年齡增長而提升,後者則是好發於糖尿病患者。值得注意的是,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患者因脈絡膜中的血管異常增生且結構不緊密,所以水分、血液容易從細胞間的縫隙漏出,造成水腫、出血。


黃奕修部長提醒,隨著病程發展,我們的「視」界將變得模糊、扭曲、出現黑點、顏色黯淡。也提醒民眾,千萬別以為視線變差一點點沒關係,若視野受到限制,不僅駕駛交通工具時容易有危險,可能連走樓梯都會踩空,閱讀、工作等也都會受到衝擊,可能影響日常生活品質與安全。


在治療方面,除了傳統眼內注射治療,目前針對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與糖尿病黃斑部水腫的治療,已有新一代雙機轉眼內注射藥物,有機會可幫助減少不正常血管增生並讓血管更穩定。


黃奕修部長鼓勵患者可依據醫囑及自身需求,選擇適合的療程。透過藥物新選擇,有望將治療頻率延長至每4個月1次,減少眼內注射次數,幫助患者在治療前期就建立信心,促使其未來治療更穩定,同時也減輕了照護者的負擔,需要上班的其他家庭成員也可以輕鬆陪伴患者抗病。


【阿姆斯勒方格表】

▲透過阿姆斯勒方格表自我檢查黃斑部病變。(圖/中華民國愛盲協會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關心年輕世代情緒風暴 預防重度憂鬱急性發作阻止悲劇
▸終結男人長壽病「攝護腺肥大」 鈥雷射剝橘法成新利器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