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積水」是耳朵進水所引起? 真正原因與這個無關

4264
連珮妤 報導
「中耳積水」是耳朵進水所引起? 真正原因與這個無關
▲大部分家長一聽到「中耳積水」,常以為是幫幼兒洗澡,耳朵進水所引起的,蘇志英表示,這與耳朵進水無關,通常是感冒時,中耳發炎,組織液淤積所致,可視為病毒感染後的併發症。(圖/NOW健康製作;圖片來源/ingimage)

【NOW健康 連珮妤/台北報導】知名YouTuber蔡阿嘎常在網路影片分享育兒經驗,近期他發現與孩子互動時,兒子蔡波能總是回應「蛤」,似乎聽力變差,就醫檢查發現「中耳積水」,以致影響聽力。耳鼻喉科醫師蘇志英提醒,幼兒感冒時常合併中耳炎,如果感冒痊癒後2週,聽力仍不好,家長應提高警覺,陪同孩子就醫。


中耳積水不是耳朵進水所致 成因與耳咽管構造有關


大部分家長一聽到「中耳積水」,常以為是幫幼兒洗澡,耳朵進水所引起的,蘇志英表示,這與耳朵進水無關,通常是感冒時,中耳發炎,組織液淤積所致,可視為病毒感染後的併發症。


蘇志英解釋,兒童耳咽管尚未發育完全,短且細,感冒時,病毒、細菌容易經由水平的管徑,進入到耳朵造成發炎。一旦耳咽管被阻塞,空氣無法連通至外界,此時,中耳腔處於負壓狀況,組織液就容易淤積在中耳內。


耳道痛、發燒症狀持續2週勿輕忽 嚴重會影響孩子聽力發展


中耳炎、中耳積水的典型症狀為耳道疼痛、發燒,但小小孩不太表達感覺,常以哭鬧、食慾不好、躁動作為表現。一般治療,以藥物為主,大部分中耳炎病童在感冒痊癒後,疼痛、聽力變差等問題也會逐漸改善。


部分家長則是與蔡阿嘎一樣,在與孩子講話溝通時,發現問題,例如,孩子聽力變差,常回覆「蛤」、「聽不清楚」,以及講話聲音變大,觀賞電視時,聲量越來越大,覺得不對勁,才陪同孩子就醫。


蘇志英指出,如果孩子中耳炎症狀持續2週以上,家長務必提高警覺,超過1個月尚未改善,就有必要考慮切開、引流組織液,甚至裝置中耳通氣管,改善聽力。


由於幼兒中耳炎容易反覆發作,蘇志英建議家長,平時應多留意孩子個人防護,要求戴口罩、勤洗手,降低病毒感染風險,如有異狀,及早就診,避免「中耳積水」影響一輩子的聽力。


更多NOW健康報導
▸別被「沉默殺手」打敗! 國健署籲國人定期量血壓預防
▸【全台護心大串聯】心絞痛、高血壓、高血脂講座報名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