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分2大類尤以這型發生率高 專家:預防首重1關鍵

2970
楊芷晴 報導
腦中風分2大類尤以這型發生率高 專家:預防首重1關鍵
▲高雄四季康和診所內科專科醫師蔡雅棻表示,不論哪種類型的中風,都必須儘速送醫接受治療。(圖/蔡雅棻醫師提供)

【NOW健康 楊芷晴/綜合報導】腦中風突然發作往往令人措手不及,即使有症狀,也難以預先察覺而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大腦因為局部血流障礙,發生急性局部功能喪失,可分為腦血管阻塞導致腦細胞缺血的缺血性中風,以及腦血管破裂產生血塊壓迫腦細胞及影響供血的出血性中風兩大類型,一般來說,阻塞型的缺血性中風發生機率又高於出血性中風。


腦中風不再是年長者專利 這些族群也須注意


高雄四季康和診所內科專科醫師蔡雅棻表示,不論哪種類型的中風,都必須儘速送醫接受治療,讓腦部後續損傷和神經學症狀的嚴重程度降到最低。腦中風的成因主要和血液循環有關,血管硬化愈嚴重、血管彈性愈差,血流就不容易通過,因為堵塞或出血都是突發性的狀況,常讓人猝不及防,倘若已有高血壓,就要將血壓控制好,若有心血管疾病也要規律服藥。


然而,近年發現腦中風族群不再是慢性疾病年長者的專利,沒有慢性疾病的年輕族群罹患腦中風也有增加的趨勢,平常愛喝含糖飲料卻不愛喝水、血液容易變得黏稠,又有三高因子,都會增加腦中風的風險。


臨床統計指出,長期高血壓也是誘發腦中風的危險因子,每天定期測量記錄很重要,蔡雅棻醫師指出,通常40歲以下的血壓應控制在120/80mmHg;若是60歲以上必須考量血管趨向老化,血壓需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台灣高血壓學會及中華民國心臟病學會,於2022年跟進美國的指引,已經將高血壓的標準值下修至130/80mmHg。


可補充含銀杏葉萃取物 有助改善末梢血行障礙


至於高血壓數值到達什麼程度須用藥?則是因人而異,蔡雅棻醫師建議,可以先從三餐飲食和生活作息調整做起,現代人常常早餐不吃,等到晚餐才大吃大喝,這就是錯誤的進食方式,另外,也應戒掉冰涼飲食、不飲酒、調整作息、戒宵夜等習慣,再來追蹤血壓數值。


如果確定已達高血壓標準,除了需服藥控制外,可同時透過飲食和生活型態的改變,進行身體調理,再補以保健品的補充。蔡雅棻醫師補充提到,可以補充魚油,橄欖油等,以及攝取含銀杏葉萃取成分等保健品,有助改善身體末梢血行障礙與促進血管彈性。若再搭配散步、走路的規律運動,慢慢讓血壓回到正常值,可達到減藥或甚至停藥的可能性。


銀杏葉萃取物建議選擇知名大廠 安全有保障


內湖富山藥局王萬順藥師表示,改善血液循環的成分常見有銀杏、紅景天、丹蔘等,其中銀杏最廣為人知,通常銀杏可分為銀杏葉和銀杏果,銀杏葉被認證是銀杏樹最具醫療價值的部位,選擇銀杏保健產品時,必須認明清楚標示在外包裝、以天然銀杏葉萃取物製成,才具有抗氧化、抗發炎,能清除身體有害的自由基,改善末梢血液循環。然而銀杏成分的產品多元,建議民眾選擇國際大廠牌例如循利寧,在使用和安全上較有保障。


王萬順藥師建議服用銀杏產品時,需注意本身有無使用慢性疾病處方箋,或是抗凝血劑等,應避開或不同時間服用,避免增加出血風險。藥局販售的循利寧可分為錠劑和滴劑2種劑型,適合不同需求的民眾服用,滴劑適用於無法吞食、必須管灌餵食患者,每天3餐飯前或飯後服用。服用前都須先諮詢主治醫師或社區藥局的藥師,除了抗凝血劑不應同時服用,若近期有胃出血等現象,手術或拔牙前5至7天皆應暫停服用。


王萬順藥師透露,常遇到幫中風患者來詢問的家人,在醫院的療程結束返家後,希望透過保養避免中風再度復發,建議透過循利寧銀杏葉製劑的輔助來幫助改善血液循環,其內含的銀杏葉萃取物作用於血管平滑肌,促進血管擴張,能抗氧化,增強血管壁及血管彈性。


▲王萬順藥師表示,銀杏成分的產品多元,建議民眾選擇國際大廠牌,在使用和安全上較有保障。(圖/王萬順藥師提供)


另外,王萬順藥師也遇過不少40歲以上的女性患者,因輕微暈眩或耳鳴情況感覺不適,或偶有手麻與腳麻的情形,暈眩是因腦部血氧不足引起,耳鳴則與內耳微小血管末梢循環堵塞有關,也會建議服用循利寧的天然銀杏葉萃取物來保養,提供充足血氧量、改善末梢血液循環,約服用2週後就有改善,患者至藥局回購時表示暈眩、耳鳴發生機率降低,次數沒那麼頻繁。但如果症狀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作息,則建議直接就醫診治。


若出現這些症狀 應警覺可能為中風前兆


蔡雅棻醫師提及自己某天看到公公走路不太穩,趕緊帶他到醫院進行神經內科的相關檢查,及時發現並治療,幸運地並無留下後遺症。她同時也強調若是平時有出現劇烈頭痛、頭暈、開始失眠,或感覺疲累,有可能只是缺血性腦病變的階段,尚未發展到腦梗塞程度,就應該提高警覺,當下先量測血壓,若排除是忘記服用血壓藥的情況,建議儘速就醫檢查診斷。


蔡雅棻醫師提醒,日常飲食應採少油鹽糖,冰品類少碰,另外,很多中風或心血管疾病都在凌晨發生,建議就寢時應穿著保暖,遵照醫囑服藥,降低可能風險。王萬順藥師則補充,每天須固定量測血壓,生活作息正常不熬夜、戒菸,並定期健康檢查,適當規律運動如走路。尤其要特別注意保暖,即使低溫出太陽也不能掉以輕心。


更多NOW健康報導
▸少吃一點活更久? 陽明交大團隊:飲食限制可延緩老化
▸【影】窗簾除舊佈新!家有寶貝該怎麼挑? 設計師教你這樣選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