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也很憂鬱 壯年男性受社會期待、角色規範不敢求助

1898
葉立斌 報導
爸爸也很憂鬱 壯年男性受社會期待、角色規範不求助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社會對男性角色規範讓他們覺得自己要展現堅強的一面、不該哭泣,是解決問題的人。男性本身對憂鬱症認知的汙名化,若罹患了自己會像是「魯蛇」或「無能」而不敢承認生病。(圖/NOW健康製作;圖片來源/ingimage)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父親節即將到來,不妨主動給予身邊男性親友們關懷與問候,特別是可能有心理健康困擾卻選擇隱瞞的男性。許多研究顯示,男性較女性更不願意因為心理健康問題尋求協助。此外,根據1篇2020年11月發表於《精神病學前沿期刊》的研究顯示,男性決定是否求助取決於:對憂鬱症的態度、社會對憂鬱症的看法、家庭環境(角色期待與社會支持)、心理健康服務交流經驗。


德國烏爾姆大學精神醫學系和烏爾姆岡茲堡區醫院的研究者以250名年齡介於18到64歲的男性憂鬱症患者進行潛在類別分析,藉以確定3種類別的男性角色特質取向以及工作相關態度的組合,並從每個類別中選出4名代表,共12位受試者進行12次的生命史敘述訪談(narrative-biographical interview)與質性內容分析。研究發現,男性角色規範會影響男性對憂鬱症的態度以及尋求協助的決定。這些角色規範讓他們輕忽自己的症狀、想要自己解決問題或以工作為先而不願或延遲就醫;再者,憂鬱症社會觀認知的汙名化阻礙其求助的動機,像是憂鬱症狀是因為沒有能力處理痛苦所造成的;還有,家人對憂鬱症的不了解與基層醫療醫師對憂鬱症患者的態度也會影響尋求幫助。


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邱弘毅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指出,全球約有5%的人患有憂鬱症,而國內50到64歲服用抗憂鬱藥物的人數急遽增加。進一步呼應上述研究,男性大多會採用「簡單」或「淡化」的形式描述自身的憂鬱症狀,因此不論是家庭端、醫療端,甚至是社會端,細心的觀察與陪伴將是未來健康促進努力的一大方向,對於男性憂鬱患者而言會有很大的幫助,可增加他們願意對外尋求專業協助並持續接受治療的意願。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上述質性研究顯示,社會對男性角色規範讓他們覺得自己要展現堅強的一面、應該忽略感受、不該哭泣,是解決問題的人。男性本身對憂鬱症認知的汙名化,若罹患了自己會像是「魯蛇」、怕被視為「懶惰」或「無能」而不敢承認生病。家人對憂鬱症的不理解與不諒解,像是羨慕他人,覺得自己的爸爸很遜,以及與基層醫師的求助經驗是造成他們是否尋求協助與持續接受治療的關鍵。她提醒,罹患憂鬱症並不是能力問題,民眾對憂鬱症需建立正確的認知,當家中男性有憂鬱症狀卻不願主動提起,親友應有所察覺並給予同理,陪伴其尋求專業協助。基層醫療醫師第一時間給予患者肯定和支持,教導他們對疾病的認識和因應方式,相當重要。


葉雅馨建議,男性應將憂鬱症視為重要的生活經驗和警示,也試著把自己放在第1位、多從事有益於自己的事。社會其實在轉變,大眾對憂鬱症患者接受專業協助的接受度逐漸增加,男性憂鬱患者可多試著和類似疾病的病友交流,特別是參加男性病友團體,會發現自己並不孤單,從中獲得同理、支持,都有助於疾病的康復。


更多NOW健康報導
▸疫情下皮膚症狀都是長新冠惹禍? 皮膚科醫師破除迷思
▸沒三高也中風! 別忽略「心房顫動」引發心悸胸悶手麻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