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在不久後的未來,台灣65歲以上人口將逐漸超過總比例20%,邁向「超高齡社會」。隨著銀髮生活將成為常態,防範老化症狀也成為人人都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為了家中長輩能夠健康無虞,也為了將來自己能夠放心享受人生,以下這些「長輩常見疾病」值得提前細心注意!《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內「長輩常見疾病」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10大長輩常見疾病有哪些。
▲長輩常見疾病前10名。(圖/《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提供)
注意「阿茲海默症」前兆 行為異常速就醫
觀察近期關於長輩常見疾病的討論,可以發現「阿茲海默症」是網友討論度最高的疾病,阿茲海默症不僅會干擾患者記憶與情緒控管能力,也可能造成退化性失智。有網友列舉患症親人的徵兆,如「家父以前很重視服裝儀容,但某陣子突然就不注重了,後來才知道是前兆」、「患者會一直講重複的話,因為真的會忘記自己講過」等,並提醒網友,倘若發現家中長輩行為異常,建議儘速求診檢查。
長輩罹患「三高」機率高 網友分享照顧經驗
而「糖尿病」又被稱為「高血糖」,名列「三高」慢性病之一。糖尿病會影響體內胰島素代謝,主要症狀包括頻尿、傷口不易癒合與視力模糊等,嚴重者更可能導致全身病變。有網友即詢問「糖尿病有多可怕?」便有人回覆,由於一般人得到糖尿病的機率較高且難以治癒,因此是高齡長輩的常見疾病,此外也建議「好好控制飲食,做好血糖控管」就能減低糖尿病帶來的健康風險。
同屬「三高」的第3名「高血壓」與第4名「高血脂」也頗受網友關注,前者是指血壓高於常值,後者則是指血液中總膽固醇過高,導致血脂異常等情形。由於這些慢性病需要長期治療、回診,即有網友請益「家中大人患有高血壓和高血脂」,請其他人推薦親切、可溝通的醫生,讓長輩看診時較無心理負擔。留言也分享照顧家中三高長輩的經驗,提醒患者應注意忌口、保持情緒平穩,並且按時就診吃藥等。
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財富,然而現代人在繁忙生活中卻也經常忽視健康的重要性。為了日後生活能夠幸福長久,不如從現在開始好好調整生活作息,注意運動、飲食和保健習慣,迎接樂活人生!
更多NOW健康報導
▸「清冠一號」是新冠救命特效藥? 中醫:沒確診別亂吃
▸罕病FAP好發中年族群 新藥有效延緩病程盼納健保給付
延伸閱讀
-
使用「30種未來食物」入菜! 飲食變得健康又兼具環保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496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考量台灣環境、食材可獲性、飲食習慣等因素,嚴選出在地「30種未來食物」清單,鼓勵民眾多以未來食物入菜,在飲食中實踐永續行動。 -
打流感疫苗好處多? 研究:可降低患有阿茲海默症機率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546每年都要接種1次的流感疫苗,可以幫助預防流感重症,但最近有研究發現,它還能預防罹患阿茲海默症。研究發現,4年內至少接種過1次流感疫苗的人,在此期間罹患阿茲海默症的可能性降低了40%,該研究發表在《Alzheimer's Disease》(阿茲海默症雜誌)。 -
好想吃冰消暑! 切記「4時期」千萬別碰冰否則會傷身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395炙熱的天氣,讓人不禁想大口大口的吃冰或甜點,不過吃冰及甜點對身體好嗎?台北市營養師公會居家照護營養師程涵宇表示,雖然夏季吃冰及甜點可消暑解熱,不過若吃的方式不對,可是會造成肥胖、蛀牙、痛風、脂肪肝等問題。 -
馬拉松後當晚突心跳停止! 高溫下當心突發心血管疾病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469時序漸漸入夏,在高溫炎熱的天氣享受戶外活動之餘,除常見的中暑外,更需注意突發性的心血管疾病發生。 -
每26分鐘1國人死於心臟病 三高患者防疫也要愛「心」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1401代人生活習慣變化極大,「心血管疾病」不管在哪個國家,都帶走許多人生命。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造成全球約1,790萬人死亡,其中有85%是導因於心臟病和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