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陳郁茹/整理報導】數位醫療發展勢必是全球未來的走向,台灣醫療在世界中佔據一席之地,但能否跟進世界腳步,走在數位醫療前端,又是一回事,對此,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日前在2022台灣醫療科技展啟動發布會上表示,台灣有很高的醫學質量,但缺乏高品質醫學資料的串聯、跨領域的人才、大量臨床試驗的證據醫學,如未來加強這3大面向,發展出合理的智慧醫療給付系統,由資料科學發展成資料經濟,永續經營,台灣在數位醫療領域,很快就能名列前茅。
數位醫療轉型 解決全球醫療體系問題
全球醫療體系正面臨4大問題,而台灣也遇到相同的挑戰,吳明賢指出,這4大問題就是高成本、就醫權的不平等、醫療品質的不一致及高齡化照護需求負擔,台灣雖然有全民健保可以保障就醫權,但也慢慢會碰上這些困難。
吳明賢認為,透過數位醫療轉型或自費醫療是可以解決全球醫療體系共同面對的阻礙,舉例來說,利用「數位化的電子病例平台」,發展AI輔助醫療決策系統,提升醫療謝率與品質。或者「數位化可移動交換病例」,促進轉診、醫療分工,提升醫療系統效率。透過「個人化健康紀錄APP」,大眾從事健康促進活動,才能達成高齡樂活。
發展數位醫療 需加強這3大面向
要發展智慧醫療的基礎需要串聯醫學資料,吳明賢說明,台灣擁有高品質的電子病歷資料、健保資料、與台灣生物資料庫,但目前生活型態、健康促進大數據沒有系統性規模收集,未來政府應該要領導開放、串聯、加值、釋放台灣醫療大數據能量。
國內雖擁有許多優質的高科技人才與醫學人才,但缺乏跨領域人才,吳明賢建議,教育部應加強跨領域教育,包含跨領域學程與學位的設立,跨領域研究中心、產學合作的推動,這對國內要發展數位醫療是相當重要的事。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指出,如何落實智慧醫療是最重要的事,智慧醫療要成為常規醫療的一部份,必須透過大量臨床試驗,形成證據醫學。(圖片來源/ingimage)
吳明賢強調,如何落實智慧醫療則是最為重要的事情,智慧醫療要成為常規醫療的一部份,必須透過大量臨床試驗,形成證據醫學,目前國內智慧醫療臨床試驗投入不足,導致很多智慧醫療科技無法到臨床應用。他也說道,智慧醫療臨床試驗不同於藥物臨床試驗,未來要推廣設立獨立的智慧醫療轉譯中心,協助推動臨床試驗。
利用台灣2大優勢 可以創造強大醫療數位力
吳明賢提到,台灣的醫療有2大優勢,首先我國用有全球最佳的系統,在世界評比中經常獲得好成績,像是2022年NUMBEO網站評比中台灣就奪下冠軍、CEOWORLD MAGAZINE評比裡,台灣也是拿下亞軍的成績。台灣是在基礎醫療設施、醫療人員專業能力、高品質的藥物跟器材,許多醫療政策都優於其他國家。
另一大優勢,吳明賢指出,台灣的數位競爭力名列前茅,在瑞士洛桑管理學院2021全球數位競爭力,我國名列第8。台灣在個人手機持有率、寬頻普及率、企業使用大數據與分析、股市科技股籌資規模、還有政府數位化程度表現是很優秀。我國的高科技產業是發展醫療數位很重要的優勢。結合2大特長,台灣可以創造強大的醫療數位力。
吳明賢表示,事實上醫療數位化的目標是提升效率、品質,並促進健康,不單單是治療,而台灣在擁有良好的基礎下,未來只要資料鬆綁、人才交流與臨床投入,發展出合理的智慧醫療給付系統,由資料科學發展成資料經濟,永續經營,數位醫療發展很就就會有所突破。
更多NOW健康報導
▸癌症蟬聯40年國人10大死因之首 癌症時鐘再快轉20秒
▸確診康復者恐留新冠後遺症 醫師:別慌!通常會漸好轉
延伸閱讀
-
先天性心臟病帶來產後胸悶 媽咪靠健保置換瓣膜省百萬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1249台大醫院兒童醫院心臟團隊在2015年引進免開刀的經心導管肺動脈瓣膜支架置換術,免除病人再接受開心手術風險。且2021年底,健保核准2心導管置換肺動脈瓣膜之給付。 -
不只治「動脈膜狹窄」 台大醫院:這方法同時逆轉失智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1352台大醫院研究發現,部分主動脈瓣膜嚴重狹窄的年老患者在「導管人工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R)後,竟可逆轉認知功能,改善 失智症狀。 -
陳秀熙估國內BA.5可能回升3萬例 樂觀推測不會大流行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336台灣在面臨Omicron大流行後逐漸朝向「地方流行」型態,一方面要面對新型亞變種病毒BA.4及BA.5威脅,另一方面也必須嘗試恢復新常態生活。為了在大流行初期減低疫情衝擊,政府快速推動大規模疫苗施打建立免疫防火牆,並進行各種公衛防疫措施(NPI)與抗病毒藥物使用,然而這些管制措施與限制也造成民眾精神心理壓力、照護延遲與醫療能量緊縮。隨著大流行逐漸趨向地方流行,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陳秀熙教授在今(26)日提出台灣防疫新思維:台灣。 -
全台首例!台大CAR-T細胞治療 10歲白血病童獲新生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1342台灣1名女童透過CD19 CAR-T治療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成為全台首例!台大醫院在今(14)日為亭亭歡慶重生,當時因兒童B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住院治療,現已完全康復。亭亭於6月過10歲生日,現在正在討論圓夢計畫,希望能看到她最喜歡的《鬼滅之刃》。 -
緬甸婦跨海換腎救回一命 台大醫院完成高難度腎臟移植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1395台大醫院外科部腎臟移植團隊、一般外科醫師李志元表示,李女士現年72歲,有糖尿病與高血壓病史,在2009年因末期腎臟病而須洗腎,並在2011年接受首次腎臟移植。李女士曾經在2011年接受過第1次腎臟移植,在2020年6月因為腎功能惡化開始接受血液透析治療。因為李女士體內存在有廣泛的抗體會去攻擊人類組織配對抗原,要等到大愛器官捐贈十分困難,需進行活體腎臟移植。但配對的結果顯示李女士體內仍然有抗體會攻擊捐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