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莊人祥表示,猴痘雖然主要透過接觸傳染,但醫護人員和家屬仍有一定感染風險,如收治於一般病房,對醫護壓力來說壓力過大。(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我國於24日出現首例猴痘案例,為自德國返台的25歲男性,台南衛生局表示,個案於6月16日抵台,20日出現發燒、喉嚨痛、肌肉痠痛、身體出現紅疹及鼠蹊部淋巴腫大,21日至診所就醫。由於仍在居家檢疫期間,個案於22日視訊看診,醫師察覺有異,他前往醫院接受全血、血清、咽喉擦拭液等檢查,結果確診猴痘,目前收治於負壓隔離病房,相關症狀皆有改善。
疾管署指出,猴痘傳染方式為飛沫傳播、人畜共通傳染、人傳人傳染,人畜共通傳染是直接接觸感染動物的血液、體液、損傷的皮膚或黏膜而被感染。人傳人則主要透過接觸到感染者呼吸道分泌物、損傷的皮膚或黏膜或被汙染物品而感染。至於飛沫傳播,則需在長時間面對面接觸情境下較容易感染,因此,醫護人員及同住家人有較大的感染風險。
根據最新猴痘個案處理流程,一旦符合猴痘通報定義,個案必須佩戴外科口罩、就地隔離,且收治於負壓隔離病房。但專家認為,猴痘大都經由接觸傳染,確診者實在沒有必要收治於負壓隔離病房。
對此,莊人祥表示,猴痘雖然主要透過接觸傳染,但醫護人員和家屬仍有一定感染風險,如收治於一般病房,對醫護壓力來說壓力過大。為了保護醫護人員,且負壓隔離病房充裕,且猴痘僅有零星個案,因此不會修改指引,仍會將猴痘病患收治於負壓隔離病房。
更多NOW健康報導
▸什麼是「甲狀腺風暴」? 醫:一旦引發心臟衰竭恐致命
▸家用快篩T線呈微弱紅線是確診? 感染科醫師曝這關鍵
延伸閱讀
-
猴痘傳染過度強調同性性行為 專家:恐汙名同志社群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1235WHO在說明猴痘傳染途徑時,強調「男男間的性行為」,男同志社群擔憂在HIV以後,再次受到不公平的汙名。 -
無關疫情降級!全台114個社區採檢站8/11起陸續退場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325衛福部國健署在今(9)日宣布,為了兼顧防疫與醫療資源與人力的運作,社區篩檢站將從8月11日起全面退場。 -
揭BNT莫德不混打原因!年齡4跨5歲怎麼辦?莊人祥回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369輝瑞BNT幼兒疫苗用於6個月到5歲幼兒接種,並且訂出各劑間隔時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國際間沒有混打研究,ACIP僅建議用同樣的疫苗廠牌完成應接種劑次。 -
陸傳新病毒!山東河南爆發琅琊病毒 推測天然宿主是牠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513疾管署今(7)日表示,有關近期中國大陸山東、河南一帶發現一種新的傳染人類的病毒,稱為「琅琊病毒」,目前已經發現35例的感染個案。推測鼩鼱可能為「琅琊病毒」的天然宿主。 -
境外移入第3例猴痘 20多歲男子遊美返台檢疫期間發病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392疾管署說明個案為北部20多歲本國籍男性,於今(2022)年7月前往美國旅遊,8月2日搭機返國後進行居家檢疫,8月3日出現淋巴腺腫大、膿疱、背痛及發燒等症狀,8月4日依衛生單位安排就醫並進行採檢,於今日確認陽性,目前在醫院隔離治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