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時值夏日,不少人已開始規劃露營或到溪邊戲水的行程。然在端午連假,有1群東部的大學生到花蓮翡翠谷的深潭戲水,1名大學生認為自己水性優秀,卻不幸溺水的意外。另外,即使是游泳池也有意外發生的可能,過去曾發生180公分高的年輕男子,在水深120公分的泳池內溺水的意外。據統計,最常發生意外的場域是溪流,其次是海邊,我們以為最安全的游泳池,竟也有溺水案例。
不論在游泳池或海邊 都應具備水中自救基礎知識
《跟著救生員學水中自救》作者張景泓提到,許多被救上岸的人都說自己會游泳,但張景泓卻無法理解為什麼身為海島國民卻連基本的水域安全觀念和水中自救能力都缺乏?經過這次事件,張景泓開始深入研究國外的游泳教育,發現荷蘭的自然環境跟台灣相似,國土被海包圍,且國內有許多溪流及湖泊。但是,荷蘭的溺水發生比例卻只有不到台灣的10%。
出發游泳戲水前,不妨先閱讀由「像一條魚LikeAFish」創辦人與戶外安全推廣協會特約講師張景泓所著的《跟著救生員學水中自救》,不論是在游泳池或是去海邊,都能有良好的水中自救基礎知識。
溺水的人比你想像中安靜 電影中的呼救不符事實
當溺水發生時,溺者會因為緊張而發生喉頭痙攣,導致咽喉關閉無法呼吸。我們的呼吸系統最主要的目的是提供我們「呼吸」,而不是「說話」,所以當我們連呼吸都有困難時,多數時候是發不出聲音的。
根據我在海邊觀察及救援的經驗,大部分的溺者是喊不出聲音的,能夠求援揮手的溺者比例也很低。很多時候溺水意外都是在我們的眼皮下發生,只是我們通常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直到溺者放棄掙扎後才發現意外已經產生。
我曾遇過一次類似的溺水事件:「當時我正在一個深度為120~180公分的游泳池教課,看到岸上來了一對男女朋友泳客,目測男生180公分、女生170公分左右。大概10多分鐘後,我看到女生從較深的池邊出發游到男生旁邊,但不知為何游到男生旁邊後就開始拍打水面產生水花。
他們當時的位置水深應該在150公分左右,是絕對踩得到底的深度,女方男友在她旁邊且女方只要伸手就能抓到水道繩,但女方既沒抓繩、男方也沒做任何動作。
後來過了15五秒,女方動作依舊頭在水面下、手在拍打水面。正當我覺得事態不對時,另一位更靠近的泳客迅速地游了過去,而男方也在泳客抵達時將女友抱起,從女方的表情來看她確實溺水了。」如果不是有長時間救生經驗的人,其實很難發現他人正在溺水。
不可不知的溺水10大徵兆 不擅泳者溺水30秒開始直立下沉
一般如果是不擅泳者,大概溺水30秒後就會無力掙扎開始直立下沉。既然溺水者不像電影演的容易被人發現,那到底實際發生溺水時溺者會有哪些徵兆呢?
▸1.頭在水裡,嘴巴在水面:感覺像是潛行的忍者,但似乎沒有玩伴只有自己一人。
▸2.頭在水中往後仰,嘴巴張開:溺者為了想要吸氣會將頭往後仰、想辦法嘴巴超出水面。
▸3.眼神呆滯渙散:因身體狀況不佳導致眼神渙散。
▸4.閉著眼睛:因身體狀況不佳導致精神渙散眼睛閉著。
▸5.頭髮蓋在眼睛或額頭上:因身體不聽使喚無法把頭髮撥開。
▸6.看不太到踢腿動作:正常會水中自救的人,腳會規律的踩水;溺水的人通常是垂直在掙扎但腳不太會動。
▸7.身體很喘上氣不接下氣:因掙扎造成體力透支、呼吸急促喘不過氣。
▸8.試圖往某個地方移動但沒有在前進:因為想要回到岸上或抓住某個標的物,會努力划手但卻沒有前進。
▸9.試圖背向翻轉身體:因為趴在水上導致不斷吃水,故會想嘗試仰躺,但體力不支無法成功。
▸10.好像在水中爬梯子:想要拍打水面讓頭上浮呼吸,類似狗爬式的動作。
踩得到底的地方 也有可能溺水
雖然多數的溺水意外通常是發生在較深的開放水域,但這不代表在水淺的地方戲水就不會發生意外。 我們或許曾聽過這樣的事情:
「之前聽說某校180公分的男大生在游泳課溺水身亡,但他們學校游泳池水深只有120公分。」
「我那時候跟哥哥在兒童池丟球,結果我不小心滑倒了,雖然水深才到我的膝蓋,但我就是無法平衡站起來,好在哥哥後來靠過來拉了我一把。」
「我們班同學暑假去水上樂園玩,當時看到某位媽媽從滑水道溜下來,明明已經滑到水很淺的地方,但她一直不站起來在揮手拍水,後來看到救生員趕緊跑過來扶她起來。」
有些人因為不擅水性、或是運動能力較差,面對突如其來的狀況會一時間無法反應。雖然意識清楚但身體無法依照自己的意識行動,就有可能造成生命危險。為了避免這樣的憾事發生,如果同行友人不諳水性或臨場反應較不靈敏,最好一同行動不要隨便分開,並且多多注意他人是否需要協助幫忙。(文字提供/《跟著救生員學水中自救:30堂防溺教育課,危急時刻,做自己的救命恩人!》時報出版)
更多NOW健康報導
▸BA.4、BA.5恐再掀疫情 次世代追加劑對抗變異株有解
▸搶在肝功能黃金治療期 免疫組合助肝癌提升腫瘤反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