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近期本土確診個案屢創新高,COVID-19的疫情進入以Omicron為主的流行樣態。不過大家都知道,Omicron以輕症為主,目前的輕症率仍維持99%的高點,僅少數人出現肺炎症狀;但可能讓很多人誤以為只是小感冒。如果我有症狀,我應該以為是Omicron還是當一般感冒呢?醫師表示,Omicron常見症狀有喉嚨痛、咳嗽與流鼻水;但「咳嗽」與一般的小感冒略有差異。
Omicron極少味覺喪失 仍有跡可循
新光醫院耳鼻喉科醫師邱昱勳表示,COVID-19大流行初期,以及早期流行過的Alpha、Delta等「老病毒」,多數以下呼吸道症狀為主,其中「嗅味覺喪失」、「發燒」就是主要判斷準則。但Omicron的確診者極少聽到嗅味覺失調的症狀,診斷的確稍加困難。不過仍有跡可循。
流感常見肌肉痠痛 Omicron與感冒的咳嗽不一樣
現在醫師會視症狀,協助病人用家用快篩,確認是不是感染Omicron;不過一般人還是可以從症狀判斷,不須驚慌。邱昱勳醫師表示,一般的感冒多是咳嗽,而Omicron也大多是上呼吸道症狀,常見的症狀是喉嚨痛、咳嗽,其次是流鼻水;兒童常見的症狀為發燒。不過咳嗽的狀況略有不同:Omicron的咳嗽多為乾咳,屬於長時間且劇烈的咳嗽;感冒的症狀多為帶有痰的溼咳,且通常是短促、間歇性咳嗽,「就像我們偶而會覺得喉嚨有點癢,清喉嚨的感覺」。
一般的感冒較常見的症狀為咳嗽,較少發燒與腹瀉;另方面,流感的症狀常見有發燒、肌肉痠痛。疫情前,醫師聽到主訴有肌肉痠痛與發燒這類常見症狀,會進行篩檢來做最後確認。「如果篩檢是陰性,會先投以一般感冒的藥;但症狀持續又篩檢陰性的話,還是會投以流感藥物,畢竟偽陰性也是有可能發生。」
更多NOW健康報導
▸牙齒美白夯!超薄瓷牙貼片同時改善齒列 受直播主青睞
▸兒童染Omicron恐抽搐合併發燒 專家建議居家常備用藥
延伸閱讀
-
Omicron BA.4及BA.5境外定序61例 羅一鈞提擴大監測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35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公布新增61例邊境攔截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及BA.5境外移入確定病例。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在剛發生時便要求地方衛生局積極監測同住者的接觸者狀況與採檢,了解傳播範圍,目前沒看到境外移入BA.4及BA.5個案傳染給其他沒出過國的同住家人。 -
邊境攔截BA.4、BA.5輕症居多 傳染力強且重複感染高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75統計到17日止,目前邊境攔截到共48例的Omicron BA.4與BA.5。在今(21)日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Omicron BA.4與BA.5的症狀。羅一鈞表示,目前Omicron BA.4與BA.5多屬無症狀或輕症,目前未出現中重症個案。國外統計更顯示傳染力強但重症率未增加。 -
邊境攔截17例新變異株 首例兒童驗出感染BA.5無症狀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89在國外BA.4與BA.5變異株正在流行中,現在邊境也感受到壓力。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每週五會固定公布基因定序與分析。今(17)日的分析中,羅一鈞表示,今年的本土病例310多萬例,包含4千多人死亡,全年齡層致死率0.13%。致死率較高者屬於高齡者居多,90多歲為5.89%,80多歲是2.22%。 -
兒少重症增3例包含2例腦炎 死亡新增154例最年輕40歲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64雖本土疫情看似下降,然今日又出現兒少重症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7)日宣布新增55187例本土病例,154例死亡個案。本土確診數下降12.6%,但中重症卻增加446例。 -
從血清存檔樣本找出隱形傳播鏈 不想參加也有方法可循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74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6)日表示,為了解全國年齡別與地理區域之COVID-19血清陽性率變動趨勢,疾病管制署參考WHO調查指引,以及國際主要機構分析COVID-19血清流行病學之方法,將進行「我國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血清流行病學調查與長期趨勢分析計畫」,俾利作為調整防治政策上的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