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隨著全球科技日新月異快速發展的同時,各種健康醫療、新興疾病、公衛環境問題也逐漸被重視,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邱弘毅所長表示,根據2021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BTC)會議,有以下結論:
▸善用健康大數據庫及沙盒(SandBox),推動AI投入前瞻性資訊分析及預測系統之應用, 鼓勵國內外廠商設立研發中心。大數據平台應注重User Friendly, 以便利各界使用並創造數據價值。
▸持續投資AI(人工智慧)/ML(機器學習)於檢測、 診斷工具、 管理及 品質管控藥品及醫材製造。
▸鼓勵投入人體微生物相、多體學、大數據分析等,以發展精準健康產業。
國衛院作為全國唯一「任務導向」的醫藥衛生研究機構,持續不斷在基礎研究、臨床醫學、公共衛生等相關領域努力精進,而醫療與研究巨量資料的儲存、分析運算、模式建立與程式開發,就需要導入人工智慧技術與相關軟硬體的協助。
國衛院近年來投入精準醫療研究,已累積許多的巨量生醫資料,需要導入人工智慧(AI)相關軟硬體協助分析,將AI技術應用於生醫資訊與智慧醫療。國衛院開發的人工智慧創新技術,可以提供大數據計畫單一窗口平台加值服務。然目前缺少GPU高階運算資源,以現有設備分析500對個案的WGS資料就需要4至5個月。
有鑑於此,國衛院為了推展人工智慧在生醫領域的創新及應用,與華碩雲端股份有限公司、NVIDIA合作,建置AI生醫資訊創新研究暨應用服務中心,提供強大的硬體運算資源與AI管理開發平台,結合各研究單位之領域知識,將AI技術應用於智慧健康醫療照護領域,協助臺灣精準健康戰略產業政策推動及發展,並於3月29日舉辦合作啟航儀式。
▲加速大數據,可提升相關研究效率分析。(圖/國家衛生研究院提供)
為發展醫藥科技、實現精準健康,華碩今與國家衛生研究院、NVIDIA策略結盟,啟動「AI生醫資訊創新研究暨應用服務中心」合作案,結合醫藥衛生研究數據、AI雲端技術與高速運算伺服器,打造台灣首座生醫專用AI超級電腦。除應用於精準健康、疫苗開發與新藥研究等國家級任務所需之超高速運算,華碩更投入AI專家與國衛院合作,持續深化健康大數據、生醫AI模型,加速台灣生醫產業AI應用發展。
華碩董事長施崇棠出席合作儀式表示,「華碩很高興與NVIDIA合作,以累積多年的AI雲端核心技術,為國衛院打造台灣第1座生醫專用的AI超級電腦,對台灣接下來的疫苗開發、新藥探索等國家級任務有所貢獻,更期待未來與國衛院攜手,加速推動台灣生技產業的數位創新。」
本次合作,華碩提供雲端架構軟體中心(OCIS)研發的AIHPC雲端平台、台灣智慧雲端服務(TWS)的維運諮詢服務及訓練,並導入多體學巨量分析軟體、醫療影像辨識軟體、藥物/疫苗開發軟體等完整規劃,與國衛院共組研發團隊,排除技術障礙,順利開發AI模型。協助國衛院提升AI核心能量,擴大國家生醫智庫的服務量能。展望未來,生醫AI超級電腦將與學研醫療機構及產業界攜手,開發多元生醫領域的創新及應用,接軌國際、深化台灣醫療科技的全球能見度。
延伸閱讀
-
國衛院研發肝腫瘤熱消融運算模擬 肝癌治療精準客製化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300國衛院馬克沁博士研究團隊結合聲學、熱學、流體動力學等3個場域和空化現象,開發出HIFU肝腫瘤熱消融治療的術前評估數學運算模型,透過運算後提供的治療參數進行治療,可提高HIFU熱消融的精準度並減少破壞正常組織的機率,達到個人化精準醫療的結果。 -
揪國內染疫兒童腦炎機轉 林奏延率16醫學中心基因定序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72為了找出原因,衛福部在昨(7)日通過「台灣兒童新型冠狀病毒合併神經系統併發症之基因易感性研究」,由林口長庚醫院與國衛院主持。 -
疫情加速數位醫療轉型 ICT智慧醫院成為趨勢指日可待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1366華碩全球副總裁張權德表示,疫情是醫療界很大的挑戰,不過它卻讓遠距醫療、人工智慧醫療、個人化醫療更蓬勃發展,加速數位醫療的轉型,未來ICT智慧醫院已是不可逆的方向。 -
研華醫療級AI工作站精準揪病灶 全球首獲NVIDIA認證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1736研華公司日前推出全球首款獲 NVIDIA認證系統的醫療級AI人工智慧工作站USM-501,將為醫院手術設備、醫療診斷儀器及實驗室環境提供搭載邊緣人工智慧技術的平台。 -
國衛院乳癌環狀超音波治療 可減少放射線燒傷皮膚風險
癌症新知 / 乳癌1736乳癌是全球女性發生率最高癌症,也是國內女性十大癌症第1名,目前常見主要採用外科切除,配合放線性放射線治療或化學藥物治療,衛福部國衛院醫工程與奈米醫學研究所,開發出「戒指形高能聚焦超音波系統」,能大幅減少放射線導致胸部、心肺、皮膚燒傷機會,腫瘤也能有效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