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冬至,你一定準備好煮湯圓了吧!煮鹹湯圓、吃火鍋怎能少這一味呢!(圖/NOW健康製作;圖片來源/igimage)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今天冬至,你一定準備好煮湯圓了吧!煮鹹湯圓、吃火鍋怎能少這一味呢!
煮鹹湯圓、火鍋或多數湯品都會用到,被網友盛讚為吃火鍋必加的蔬菜「茼蒿」,加入火鍋內能讓湯頭保持甜味,丟進火鍋美味又健康,但是茼蒿有分為山茼蒿與大葉茼蒿,該如何挑選呢?台北農產運銷公司在FB上分享,山茼蒿通常用在熱炒,纖維較粗;大葉茼蒿多用來煮火鍋,葉片寬、纖維少。同時挑選時,記得觀察菜葉是否有泛黃、有點粉質感、葉片是不是完整的。
北農表示,茼蒿屬於菊科作物,有特殊的強烈氣味,不受昆蟲喜愛,在歐洲主要作為花卉觀賞,在亞洲則作為蔬菜食用。盛產期在冷涼的秋冬季 11-4月,解油膩的好幫手,且有益身體健康。下面是北農介紹兩種茼蒿的特色與分辨方式,以後去超市別再買錯啦。
▲兩種茼蒿適用的料理不同,簡單地辨識方法是:寬大葉子的茼蒿適合煮湯、窄葉適合熱炒。(圖/截取自台北農產臉書)
山茼蒿 (裂葉種)
▸氣味非常濃厚,葉片分支多,細薄呈鋸齒狀,纖維較粗,嫩莖細長。
▸常見於熱炒料理,是許多人心目中的冬季必備蔬菜。
大葉茼蒿 (圓葉種)
▸最常見的品種,葉片厚實寬大,纖維少,嫩莖寬短。
▸常見於火鍋、鹹湯圓料理。
▲台北農產提醒,保存時要包於報紙或塑膠袋,並盡快食用。(圖/截取自台北農產臉書)
最後北農提醒大家在挑選時,可以選擇顏色鮮綠無泛黃、葉片完整飽滿、表面略有粉質感為佳。茼蒿水分含量非常高,保存時應直接包於報紙或塑膠袋,不要先用水洗過,但茼蒿本身不耐儲藏,建議還是新鮮吃最美味!
更多NOW健康報導
▸每天刷牙就夠了? 疏忽這些細節恐拉近與牙周病的距離
▸《海岸村恰恰恰》包金箔的「清心丸」 中醫解密拱辰丹
延伸閱讀
-
我吃的是重組肉嗎? 營養師傳授辨識「肉品真偽」秘訣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434隨著疫情升溫,不少人開始在家吃飯、聚餐,而火鍋可說是最適合團聚的餐點,不只能避開人潮群聚,更能配合不同的飲食喜好選擇適合之食材。但你注意過吃下的食材嗎? -
冬季愛吃鍋當心掉入肥胖陷阱 中醫「補瀉」減重不傷身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130沈瑞斌醫師提到,臨床曾遇過「健康飲食癡迷症」的1名女性患者,2年下來嚴格控制飲食,只吃川燙青菜、偶爾吃點堅果,低度熱量攝取造成身體代謝異常,引發情緒低落,一到周末假日又破功,體重像溜溜球般上上下下,最後來求醫時比減重前胖了近20公斤。 -
吃火鍋時蟹肉棒連膜一起下鍋? 專家:別拿健康冒風險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043冬天吃火鍋,人生一大享受,但在處理蟹肉棒時,要連同塑膠膜一起丟至鍋中?還是先取出塑膠膜?國內毒物權威、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很難知道塑膠膜材質是否能耐高溫,建議去膜之後,再放至沸湯中。 -
網友熱議暖身食材「生薑」奪冠! 中醫這樣吃不怕上火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951網友對於冬季飲食的討論中,最常見的是平價、方便料理的「薑」。這些食材該怎麼吃才能吃出溫暖,而非吃出火氣呢? -
天冷吃鍋小心熱量爆表! 5大人氣火鍋料豆皮熱量最高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1969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營養師潘富子表示,其實不難發現火鍋料大多都是屬於加工食品,而加工食品在製作過程中為了要維持口感及味道,都會添加上較多的油脂及鹽或其它調味料。在攝取的份量上就得留意,千萬不可因火鍋料看起來小小的,就忘了要控制攝取份量,開心吃鍋時為避免不小心造成熱量爆表、鈉含量超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