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相信各位正在工作的大家,不論是工作或家庭壓力,都會造成你感到頭痛欲裂吧!醫師指出,偏頭痛其實是種疾病,除了痛以外可能還會嘔吐、畏光等狀況;只要醫師評估有需要,偏頭痛是有療法可以預防的,且過度使用止痛藥反而會使頭痛更嚴重!
女性經常偏頭痛 壯年人口尤其多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表示,偏頭痛是一個常見疾病,影響全球約15%的人口,也是一個已知有顯著性別差異的神經科疾病。這疾病常在女性身上發生,女男比約3:1,尤其好發於20到50歲女性,有週期性。壓力、飲食、情緒及睡眠品質等都是造成偏頭痛的原因之一,甚至在疫情期間也使偏頭痛平均天數延長,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與工作能力。
偏頭痛是一種病 可以預防!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莊凱如指出,在台灣,有高達兩百萬人口受偏頭痛困擾,但根據台灣頭痛學會於今年7月份的問卷調查(共2,300多位民眾填寫),有將近7成民眾以為頭痛只是一種「症狀」,實際上,偏頭痛是一種疾病,除了反覆頭痛之外,可能還伴隨噁心嘔吐,怕光怕吵等特色。
調查發現,超過半數的民眾不知道偏頭痛可採取預防性治療,且過度使用頭痛藥,反而造成頭痛更嚴重,就是所謂的「藥物過度使用性頭痛」(Medication overuse headache)。莊凱如醫師針對治療方式進一步加以說明,在急性治療方面以一般止痛藥物為主,通常有痛才吃;至於預防性用藥,則是定時服用以預防偏頭痛發生,常見用藥包含:口服的鈣離子阻斷劑、抗癲癇藥、抗憂鬱藥等;或是肉毒桿菌的針劑治療、CGRP單株抗體製劑,當然這些須經醫師評估診斷。
為提升民眾對於偏頭痛的認知並把握適當就醫時機,台灣頭痛學會也推出「偏頭痛超前部署123懶人包」,更快認識偏頭痛,並且做3件事遠離偏頭痛:
▸每週頭痛超過1次要看神經內科。
▸每週服用止痛藥超過2天以上可能使頭痛惡化。
▸預防偏頭痛有3招:運動、舒壓、預防性藥物。
看過這個,你一定更熟悉偏頭痛了吧!
偏頭痛疾病定義 持續頭痛3個月以上則屬慢性
▸偏頭痛:單側(但也可雙側),中重度,搏動性,日常活動會加劇頭痛,持續4到72小時,伴隨噁心嘔吐怕光怕吵等症狀。
▸慢性偏頭痛:頭痛持續3個月以上,且每月超過15天,符合偏頭痛的天數超過8天。
延伸閱讀
-
防疫焦慮讓偏頭痛患者頻頻發作 專家曝微創治療新選擇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1819打新冠疫苗會有偏頭痛的副作用嗎?整形外科暨偏頭痛治療權威醫師,同時也是國際偏頭痛手術醫學會在東亞地區唯一審核認證的正式活躍會員陳信宏指出,目前並無足夠數據能證明,不過確實有少量研究顯示,長期偏頭痛患者打完疫苗後偏頭痛的發作率比沒打疫苗的人高出2倍。 -
偏頭痛影響生活只能吃止痛藥? 小心因此傷肝腎還成癮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1944台灣頭痛學會理事長暨部立基隆醫院副院長陳韋達表示,疫情期間,長期緊盯螢幕加上睡不好,活動空間與運動量不足等,偏頭痛更易發作,不少人擔心就醫時增加感染風險,因此直接服用止痛藥,可能讓病情更惡化。 -
近1成人口受「偏頭痛」所苦 預防性治療減緩慢性發作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863台灣頭痛學會陳韋達理事長表示,近年偏頭痛預防治療朝多元化發展,除了原本需每日服用的藥物,也出現較長效的針劑型可供選擇,病患應與醫師討論自身狀況,以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
抑鈣基因相關胜肽拮抗劑注射 降低偏頭痛患者滿意度高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042偏頭痛主要是由抑鈣基因相關胜肽(CGRP-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對於周邊及中樞刺激,造成血管擴張發炎,訊號經由三叉神經傳遞到腦部感受到疼痛的結果,因此以抑鈣基因相關胜肽為標靶的療法便成為治療偏頭痛的依據。然而藥物本身昂貴,多數醫師仍依據過往治療經驗,給予病人服藥並告知規律作息,以及減少誘發因子(氣候、睡眠、食物等)以達到控制偏頭痛目的。 -
天氣太熱也會偏頭痛! 醫師傳授:想改善先戒掉惡習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955台灣頭痛學會理事長暨奇美醫學中心全人醫療科主任林高章醫師說明,偏頭痛屬於一種體質性頭痛(原發性頭痛),其病因來自於三叉神經敏感化,以及腦血管的神經性發炎,雖沒有立即危險性,但痛起來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根據研究指出,大部分源自於遺傳和荷爾蒙的影響,甚至氣溫變化、環境因素等都可能讓患者刮起腦內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