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眼疾之中最常見於老年人的白內障,如今隨著民眾使用3C產品的時間倍增,偶爾會出現在未滿60歲的中壯年身上,造成工作和生活的不便,加上明(2022)年起勞保法定的請領年齡又提高1歲,勞工要到63歲才可離職退保並領到全額年金,使得民眾工作年限延長。開業眼科醫師陳逸川指出,對於還需要通勤上班的白內障患者而言,最擔心的就是置換人工水晶體後,能否回復到從前的視力?
位於眼球內側、瞳孔後方的水晶體,具有將光線聚集於視網膜上並形成影像的功能,當原本清澈透明的水晶體變得混濁時,會擋住部分或全部光線通過,使視力變得模糊,這就是所謂的「白內障」,最常見的因素包含老化、眼睛受傷、遺傳、三高、高度近視或遠視等。
陳逸川醫師進一步解釋,以往治療白內障的手術傷口較大,且人工水晶體只能看清「焦點」的小範圍,遠、中、近焦點之間的焦段則會有些模糊不清,即使手術治療後,與發病前的視力相比仍有差異。
然而,隨著醫療技術進步快速,陳逸川醫師表示,目前能以微創超音波乳化術先將患者的白內障吸出,傷口僅0.2cm,再將人工水晶體摺疊植入,手術過程較短,術後恢復快,加上除了單焦點、雙焦點和多焦點人工水晶體的選擇之外,還有最新的延焦段、全焦段人工水晶體,因其成像方式不同,連焦點與焦點之間的「焦段」也能看得清楚。
陳逸川醫師補充提到,以延焦段來說,患者能看得清楚40至50公分以上的遠、中距離,因此使用電腦、開車、煮菜都沒問題,唯獨近距離閱讀需要100度左右的老花眼鏡做輔助,而全焦段則能看得清楚遠、中、近距離的範圍,3個焦點之間不會有模糊地帶,做任何事情都很方便。
陳逸川醫師曾收治1名48歲白內障患者,早期做過近視雷射,最近4、5年近視度數卻快速回升至原先的600度,在檢查該名患者的眼睛時,發現他有核性白內障,核仁熟得快,因而近視度數不斷增加,這通常較容易發生在原先有600度以上高度近視者身上。因考量到患者仍須正常上班,為了不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與工作,微創手術後,選擇置換全焦段人工水晶體,不僅幫助患者擺脫了白內障,甚至改善原來的近視,無須配戴眼鏡也能恢復到以往便利的生活。
陳逸川醫師提醒,有600度以上高度近視、300度以上遠視者,或是需要長時間盯3C螢幕者,罹患白內障的機率會較一般人高,倘若不幸在退休前就發現有白內障,應立即就醫治療,並可優先考慮焦段式的人工水晶體,不僅不會影響生活品質,還能使視力重返年輕。
相關部落格
-
你也是3C追劇族嗎? 眼科醫師曝:白內障恐提早報到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019眼睛正常的晶狀體是透明的,但隨著年紀老化,水晶體變得越來越混濁,視力就會慢慢變模糊,目前醫界研究認為,造成水晶體混濁最常見的成因為紫外線,除了最常見的老年性白內障,其他因素包括糖尿病、長期使用類固醇藥水,或個人體質因素等;另外還有一種是外傷性白內障,以前眼睛曾受傷過、發炎,都可能引起水晶體病變。 -
開學視力檢查近視度數暴增 疫情期間用眼習慣改變惹禍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559陳逸川醫師說明,長時間且近距離盯著字小、畫面擁擠的螢幕,容易使眼睛疲勞,建議使用3C產品上課時,盡量挑選大螢幕的平板或電腦為主,避免使用手機,眼睛與螢幕之間保持約40到50公分的距離為佳,並配合上課時間,每30至40分鐘休息10分鐘,休息時,視線應離開螢幕,讓睫狀肌得到放鬆,結束一天的課程後,也盡量不要再使用3C產品,閱讀也是如此,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是預防視力惡化的第一步。 -
疫情當前線上課程加深近視度數 控制惡視力方法有這些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256陳逸川醫師表示,近來學童的視力變差可能與目前的遠距上課有關,學童經常在上課時近距離盯著螢幕,下課時間又使用電腦或手機玩遊戲、聊天,導致整天都盯著3C產品,未適度休息,且有些學童家中因為設備不足,使用手機上課,由於手機畫面太小,需要更近距離觀看,容易使得眼睛更加疲勞,建議使用標準的電腦螢幕上課,並盡可能在線上課程的空檔遠眺或將視線轉移空曠的地方,看遠處能讓不斷調節焦距的眼睛放鬆,降低近視加深的機率。 -
WHO下修高度近視為500度 不及早控制這些眼疾恐發生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6279晶盈眼科診所醫師莊宗憲指出,國內學童近視比率高,除了遺傳基因之外,主要與提早接觸3C產品與學習習慣大有關係,家長應多留意孩童用眼環境、適度限制近距離用眼時間、增加戶外活動與定期視力檢查,一旦發現異常應及時進行矯治,以避免近視度數快速飆升。孩童近視若無好好控制,每年近視度數可能快速成長100至150度,不可不慎。 -
罹患白內障除了老化因素 還有這些風險因子你不能不知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357收治該名白內障患者的晶愛眼科醫師李孟昇指出,導致白內障的原因通常與老化和接收過多紫外線有關,此外,高度近視患者也是白內障的高風險族群,其他也有少部分案例是因為外力撞擊傷及水晶體,特殊代謝疾病或長期服用類固醇藥物所致。而該名男子則是因為長期服用治療僵直性脊椎炎的類固醇藥物,使得水晶體混濁,白內障因此產生。
延伸閱讀
-
睫狀肌拉「緊」報! 專家示警:眼疾恐接連提早來報到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786要想保護眼睛,就必須先降低睫狀肌、水晶體、黃斑部的工作量,王孟祺醫師提醒,可以先從調整用眼習慣開始,即使上班族再忙,都應該每半小時撥空去上個洗手間、倒杯水休息;外食族可挑選少油、少鹽、蔬菜量豐富的輕食便當,透過多種顏色的蔬果補充花青素,幫助清除自由基,減輕對水晶體與視網膜的傷害。 -
黃斑部病變補充葉黃素有效? 醫師曝「1情況」須手術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1943C科技的進步與便利性的同時,也讓眼科疾病出現年輕化的趨勢,其中包含近來有許多黃斑部病變的年輕患者,眼科醫師謝明宏指出,黃斑部是影響視力最重要的部位,以往常見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如今因為人們生活型態的改變,竟也會發生在30多歲的年輕人身上,使得黃斑部病變的預防及治療需求增加。 -
每天1顆雞蛋多蔬果配抗藍光鏡片 可降低藍光危害視力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1568如何降低藍光危害視力?陳瑩山提出「內服外用」概念,每天至少吃1顆雞蛋,並攝取足夠的蔬果。使用3C產品時,每30分鐘,休息10分鐘,且保持適度距離。另配戴可以過濾藍光的鏡片。 -
老年低頭族注意! 過度用3C恐加速「這病」視力模糊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326現代人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使用手機上網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利!許多長輩也會使用手機滑臉書、傳LINE、追劇等。但您知道過度使用3C的習慣,可能會加速白內障形成? -
眼睛經常性乾澀疲勞可能是淚水缺油脂 圖解乾眼症治療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1411「在門診大概有四分之一的患者有乾眼症的狀況,比例頗高。」乾眼症比較常見的症狀,包括眼睛乾澀、眼睛疲勞,可能有一些發炎的症狀,例如眼睛癢、分泌物較多、有刺痛感,等外在刺激較敏感,嚴重還會造成視力模糊。侯宗昀醫師指出,除了依照指示使用人工淚液外,建議接受進一步檢查,若是瞼板腺功能異常,便可盡快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