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賴以玲/台北報導】公費流感疫苗於今(1日)開打,衛福部疾病管制署指出,這段施打期間,只針對高風險及高傳播族群提供免費接種服務,將不再開放全民施打。對於流感次要風險族群及評估自身風險有接種需求的民眾,提醒可儘早自費接種疫苗。
流感流行具有明顯季節性特徵,在台灣,一般約於11月開始,流感疫情就會緩慢上升,至隔年農曆春節前後達到高峰,3月後逐漸下降。由於疫苗施打後需約1個月後才會產生足夠抗體,達到保護效果,不論你是屬於哪一類風險族群,建議儘早洽詢公費或自費接種服務,提升自我保護力,預防感染。
流感、感冒分不清? 當心出現1燒2痛3疲倦
相較於一般感冒,流感的症狀較一般感冒來得嚴重,容易出現明顯的全身無力、頭痛、發燒,通常症狀發作較突然,痊癒的時間也比一般感冒長,需1至2週才能完全恢復,而且容易引起肺炎、腦炎、心肌炎等併發症,甚至導致死亡。如果出現「1燒(發燒)」、「2痛(頭痛、明顯肌肉痠痛)」、「3疲倦」就須警覺是流感。
▲流感與一般感冒兩者的不同。(資料來源/疾病管制署;圖/NOW健康製作)
個人衛生與居家環境齊著手 事先防範不擔心
對於該不該施打流感疫苗,一般民眾總有諸多疑問和疑慮。中華民國防疫協會理事長王任賢醫師表示,流感的危機預防,最重要的是要做好風險管理,而最主要風險在流感高危險族群及流感所造的嚴重後果,要管理好這些風險,施打疫苗是最佳管理方法,也是一種機先式的風險管理。
雖然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但除了施打疫苗,生活上還有哪些防範措施,能達到預防勝於治療的效果呢?雙和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周碩渠建議,在個人衛生上,民眾可以從以下4點著手,降低流感的傳播與罹病機會。
1.養成肥皂勤洗手、咳嗽戴口罩等生活好習慣。
2.如出現流感症狀(發燒、頭痛、肌肉痠痛、疲倦),應及早就近就醫治療。
3.生病要按醫囑服藥多休息,不上班、不上課。
4.如出現危險徵兆(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發紺、血痰、胸痛、意識改變、血壓低)要儘快就醫,掌握治療黃金時間。
另外,居家環境上記得定期清潔經常接觸的物品,像是鍵盤、課桌椅、門把及公用電話等,可使用濃度70%的酒精消毒室內環境表面,或將3份95%的酒精加1份水(比例3:1)稀釋後再消毒,也可將1份的市售漂白水加上99份水(比例1:99)稀釋後再進行消毒。同時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防範病毒傳播。
更多NOW健康報導
▸接種疫苗後竟突發性耳聾? 疫苗副作用中醫緩解別恐慌
▸近視雷射該怎麼選? 眼科醫師從近視雷射演進完整解析
延伸閱讀
-
公布確診數已經沒意義? 陳時中吐心聲:我也是這麼看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90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今(12)日的本土病例新增65,385例,分布於22縣市,其中新北市以23,788例為全台最多。不過連日破萬的本土病例之際,指揮中心日前提到正逐步走向「與病毒共存」以及開放邊境的目標,陳時中首度認同「當疫情流感化,公布確診數已沒意義」,但現在仍會持續公布。 -
全球首例H3N8!河南4歲男童確診 疾管署提升旅遊警示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520全球還籠罩在COVID-19疫情的同時,H3N8流感在中國大陸河南省發現全球首例!疾病管制署今(30)日於下午4時發布新聞稿表示,中國大陸今(2022)年4月26日公布新增全球首例H3N8流感確定病例。 -
輕症居家照護如何準備? 6大必備用品1張圖幫你搞清楚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485「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在FB上為民眾整理居家照護的6大建議必備品,以及針對照顧者提出建議。 -
退燒、感冒藥混吃恐肝衰竭 專家點名「6類人」別亂吃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290含有乙醯胺酚成分的止痛退燒藥,除了單方,也常見於複方的綜合感冒藥。新冠疫情流行期間,打疫苗成為全民運動,它也是緩解疫苗引起的發燒、肌肉痠痛等不適的常用藥品,雖然是在藥局就買的到,安全性高的醫師藥師指示用藥,使用上仍應小心服用過量造成的「肝」傷害。 -
感染Omicron與感冒如何分辨? 醫師:咳嗽的咳法不同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672近期本土確診個案屢創新高,COVID-19的疫情進入以Omicron為主的流行樣態。不過大家都知道,Omicron以輕症為主,目前的輕症率仍維持99%的高點,僅少數人出現肺炎症狀;但可能讓很多人誤以為只是小感冒。如果我有症狀,我應該以為是Omicron還是當一般感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