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全台首例本土兔熱病確診!1名60歲居住南部男性,7月底出現發燒、寒顫、腹瀉等症狀,8月初就醫症狀未改善,再前往醫學中心檢查,確認新冠肺炎陰性,血液培養發現土倫病法蘭西斯氏菌,8月24日通報,2次血清採檢發現抗體,確認是台灣第1例兔熱病本土個案,病患目前已出院接觸者無疑似症狀。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兔熱病在2007年列入法定傳染病,2011年有1例美國境外移入,此次南部本土個案,是全國第2起個案,病原細菌可經由吸血性節肢動物叮咬(如蜱蟲)、受感染齧齒類動物、汙染水源或灰塵感染人體,潛伏期約3至5天,也可以長達14天,大部分而言致病率不高。
林詠青接著說,首例本土個案具有高血壓、心臟病、腎臟病等慢性病,潛伏期間沒有國內外旅遊史,也沒有接觸動物,家中也沒有飼養寵物,住家附近有草叢與魚塭,也有也貓出沒,藉由個案症狀研判,病原細菌可能經由受汙染食物或飲用水入侵人體,個案在抗生素治療後,已經出院無大礙。
林詠青說明,兔熱病會因病毒入侵人體途徑不同症狀有異,如果遭到蜱蟲等小動物叮咬染病,皮膚上容易出現潰瘍,周邊淋巴結腫大,如果吃到受汙染水源或食物,例如生食、未完全煮熟、飲用水未煮沸,就會有腹瀉等症狀,假使吸入帶細菌灰塵,病人就有機會發生肺炎相關症狀。
林詠青提醒,兔熱病雖然在正常人發病機率不高,免疫力低下個案出現症狀風險提高,若沒有醫療處置恐怕出現敗血症,死亡率約30%至60%,目前可以藉由抗生素治療,大幅降低疾病風險,痊癒後可終生免疫;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補充,首例本土個案同住家人都沒有症狀,計畫將檢驗確認是否已有抗體。
疾管署呼籲,民眾應避免接觸野兔、囓齒類等野生動物,也應避免生食野生動物或畜肉,著長袖衣褲或使用驅蟲劑以避免受節肢動物叮咬,處理動物屍體(尤其兔子)時,需佩戴口罩、防水手套,避免接觸或生飲受汙染的水;若有如出現高燒、寒顫、淋巴腺腫、腹瀉、嘔吐等疑似症狀,須立即就醫。
更多NOW健康報導
▸C肝追蹤莫輕忽!八旬肝癌嬤難動刀 標靶藥物成契機
▸酷夏來杯氣泡水消暑超COOL 喝氣泡水對健康有益嗎?
延伸閱讀
-
520守護自己與愛人! 疾管署邀民眾響應愛滋篩檢、抽大獎
兩性關係 / 愛滋病防治1213今日恰逢5月20日,520諧音「我愛你」,許多民眾會選擇在今天向伴侶或喜歡的人表達愛意,疾病管制署也趁此公開宣傳,守護自己與伴侶健康最好的方式就是做愛滋篩檢。 -
本土+85720!今年累計確診案例破百萬 死亡暴增431人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44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0)日宣布新增85,720例本土個案,41例境外移入,49例死亡個案。今年本土累計確診案例突破1百萬,累計死亡為431人,死亡率0.04%。 -
本土+90331!增1幼童重症 死亡+59有31人未接種疫苗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47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9)日宣布新增90331例本土病例,47例境外移入。另有59例死亡病例。 -
量血壓時翹腳又聊天 其實是錯的!該如何正確量血壓?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231根據衛福部2020年國人10大死因統計,高血壓性疾病高居第7位,其他與高血壓相關如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腎臟病變等也都名列十大死因之一,由此可見高血壓對健康狀況的重要。 -
本土+65794! 未打疫苗30多歲女死亡 今年死亡+282人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69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7)日宣布新增65794例本土病例;39例境外移入,另新增38例死亡,比昨天增加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