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首例本土兔熱病南部現蹤 60歲老翁就醫1個月確診

2039
陳敬哲 報導
全台首例本土兔熱病南部現蹤 60歲老翁就醫1個月確診
▲今(7)日衛福部疾管署發布,全國首例本土兔熱病確診,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個案具有慢性病免疫力低,加上住家周邊可能有感染源,都增加感染風險。(圖/NOW健康製作;圖片來源/ingimage)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全台首例本土兔熱病確診!1名60歲居住南部男性,7月底出現發燒、寒顫、腹瀉等症狀,8月初就醫症狀未改善,再前往醫學中心檢查,確認新冠肺炎陰性,血液培養發現土倫病法蘭西斯氏菌,8月24日通報,2次血清採檢發現抗體,確認是台灣第1例兔熱病本土個案,病患目前已出院接觸者無疑似症狀。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兔熱病在2007年列入法定傳染病,2011年有1例美國境外移入,此次南部本土個案,是全國第2起個案,病原細菌可經由吸血性節肢動物叮咬(如蜱蟲)、受感染齧齒類動物、汙染水源或灰塵感染人體,潛伏期約3至5天,也可以長達14天,大部分而言致病率不高。


林詠青接著說,首例本土個案具有高血壓、心臟病、腎臟病等慢性病,潛伏期間沒有國內外旅遊史,也沒有接觸動物,家中也沒有飼養寵物,住家附近有草叢與魚塭,也有也貓出沒,藉由個案症狀研判,病原細菌可能經由受汙染食物或飲用水入侵人體,個案在抗生素治療後,已經出院無大礙。


林詠青說明,兔熱病會因病毒入侵人體途徑不同症狀有異,如果遭到蜱蟲等小動物叮咬染病,皮膚上容易出現潰瘍,周邊淋巴結腫大,如果吃到受汙染水源或食物,例如生食、未完全煮熟、飲用水未煮沸,就會有腹瀉等症狀,假使吸入帶細菌灰塵,病人就有機會發生肺炎相關症狀。


林詠青提醒,兔熱病雖然在正常人發病機率不高,免疫力低下個案出現症狀風險提高,若沒有醫療處置恐怕出現敗血症,死亡率約30%至60%,目前可以藉由抗生素治療,大幅降低疾病風險,痊癒後可終生免疫;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補充,首例本土個案同住家人都沒有症狀,計畫將檢驗確認是否已有抗體。


疾管署呼籲,民眾應避免接觸野兔、囓齒類等野生動物,也應避免生食野生動物或畜肉,著長袖衣褲或使用驅蟲劑以避免受節肢動物叮咬,處理動物屍體(尤其兔子)時,需佩戴口罩、防水手套,避免接觸或生飲受汙染的水;若有如出現高燒、寒顫、淋巴腺腫、腹瀉、嘔吐等疑似症狀,須立即就醫。


更多NOW健康報導
▸C肝追蹤莫輕忽!八旬肝癌嬤難動刀 標靶藥物成契機
▸酷夏來杯氣泡水消暑超COOL 喝氣泡水對健康有益嗎?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