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新冠肺炎後遺症之嚴重,遠超過一般人所能想像。國外研究發現,高達7成5感染者在罹病後半年,仍覺得身體不適,連簡單的閱讀、打電腦、與人交談,都覺得疲累、不舒服,被認定為「勞動後症狀惡化」(Post-Exertional Symptom Exacerbation,PESE)。
「工作時容易分心,注意力不集中。」、「只是洗澡,感覺比跑百米還累。」台大醫院物理治療師林家德說,許多確診者在返家之後,心力交瘁,除了必須面對旁人的奇怪眼光,身體狀況也大不如前。
國外臨床顯示,儘管新冠肺炎確診者已經康復出院,仍有1成在確診3個月後仍持續出現疲倦、呼吸短促、肌肉骨骼相關疼痛、運動能力差、焦慮與憂鬱等症狀,其中呼吸短促、疲倦現象就被稱為「勞動後症狀惡化」(PESE)。
林家德表示,國外調查發現,高達7成5新冠長期症狀確診者在罹病後6個月仍飽受「勞動後症狀惡化」(PESE)之苦,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及日常活動,稍微一動,就覺得好累,只想坐著休息。
根據世界物理治療聯盟衛教資料,PESE症狀包括,讓人失去能力的疲倦和精疲力竭、認知障礙、疼痛、呼吸困難、心悸、發燒、睡眠障礙、運動耐受力差。
林家德指出,這是一種與用力程度不成比例的疲勞現象,不少個案就說,「才做一點點事就體力崩潰」,例如,在社區外面散步,卻宛如跑了一場馬拉松,耗盡體力。
林家德提醒,這方面困擾的患者不應嘗試突破極限,也不要等出現症狀才休息,應該積極回院接受復健,透過呼吸運動、調整步調與安全強度的運動訓練,評估運動能力,給予可行的目標,做整天的體力分配,協助患者逐漸改善體能。
台大醫院副院長賴逸儒表示,該院正籌劃新冠肺炎長期追蹤門診,整合跨科專業,全方位協助處理新冠肺炎後遺症,希望幫助病人解決「勞動後症狀惡化」困擾。
更多NOW健康報導
▸C肝追蹤莫輕忽!八旬肝癌嬤難動刀 標靶藥物成契機
▸耳鳴之苦釀割耳悲劇! 梵谷若穿越時空結局可能大不同
延伸閱讀
-
國內最小死亡案例年僅1歲 出現8大警訊趕快就醫不能等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51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呼籲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重症前驅症狀,包含體溫大於41度、持續昏睡或嘔吐、抽搐、意識不佳、持續性頭痛、肌躍型抽搐、步態不穩等8大警訊,一定要趕快就醫。 -
5月23日起偏鄉居民「快篩陽=確診」 試劑1次配發5箱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26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1)日宣布,如偏鄉民眾快篩陽性,經醫師診斷將視同確診,自措施自5/23(一)起實施。 -
本土+84587!死亡+59 43人未打滿3劑其中29人未接種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31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1)日宣布新增84,587例本土個案,52例境外移入,59例死亡個案。死亡個案中有34人年齡超過8旬,29人未打過疫苗,43人沒打滿3劑。 -
本土+85720!今年累計確診案例破百萬 死亡暴增431人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87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0)日宣布新增85,720例本土個案,41例境外移入,49例死亡個案。今年本土累計確診案例突破1百萬,累計死亡為431人,死亡率0.04%。 -
維生素D不足染疫機率高? 醫揭「3族群」要適量補充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262新冠肺炎(COVID-19)的大流行至今仍見不到曙光,每日的確診人數越來越高,到底有沒有營養素能夠提高免疫力,降低染上新冠肺炎的機率?就算不幸染上了,怎麼做可以降低嚴重度?在眾多營養素當中,許多專家認為維生素 D(Vitamin D)最有潛力。 維生素D是什麼?康寧醫院營養師陳詩婷表示,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是人體唯一可透過曬太陽產生的營養素,當肌膚接觸到特定波長的紫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