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福部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左2)提醒,利用「健康氣象」APP,可以得知天氣對個人健康影響,提醒應對措施避免意外發生。(攝影/陳敬哲)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8月炎熱酷暑中暑人相當多,根據衛福部統計截至22日,總共有193人次熱傷害就醫,去年8月則有388人,衛福部國健署、交通部氣象局、中央研究院,共同組成「健康氣象e起來」團隊,共同開發「健康氣象」APP,提醒民眾炎熱或酷寒中保持健康。
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組長羅素英表示,一般天氣預報多是告知室外氣溫、濕度、氣候等資訊,但對於健康影響則較少提醒,「健康氣象」APP則將天氣資訊結合健康數據,研判每日氣候與人體影響相關,預先給予提醒讓民眾做好準備。
▲「健康氣象」APP使用說明。(圖/衛福部國健署提供)
羅素英說明,室外工作者很容易受到天氣影響,尤其8月盛夏很容易發生熱傷害,主管或個人可以藉由APP,根據自己所在地,先查詢發生熱傷害風險,怎麼樣做好因應措施,在外工作年輕人,也可以利用APP關心故鄉家人健康。
羅素英接著說,「健康氣象」APP提供未來5天的預警訊息,提供注意、警戒、危險、高危險4個燈號(黃、橙、紅、紫),提醒民眾事先防護,APP內會針對不同族群,例如小孩、長輩、慢性病、戶外工作者等,給予建議。
羅素英強調,一旦發生熱傷害或心肌梗塞等,可能因氣候發生疾病,「健康氣象」APP內有最近醫院聯絡電話,等待期間也有急救方式,或是事先觀看預防要訣、人體溫度調節、慢性病患者小叮嚀等衛教資訊。
羅素英提醒,除所在地健康預警資訊外,也能一目了然「全台天氣預警」提供所在地以外氣候與健康資訊,未來APP將會擴充分析冷天、溫度變化、心血管疾病等相關數據與關連性,提供民眾更多健康氣象預警服務。
更多NOW健康報導
▸法藍瓷邁入20周年 創辦人陳立恆轉攻生技從「瓷」出發
▸炎夏戴口罩滿臉大爆痘! 雷射結合增生療法撫平豆花臉
延伸閱讀
-
夏天遠離熱傷害! 國民健康署呼籲:熟記「3大要訣」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2816月已進入夏天的高溫氣候,今(21)日又逢24節氣中的「夏至」,臺灣的夏天炎熱又潮濕,人若長期處在高溫環境無適當防護措施,身體可能因無法正常調節體溫,容易發生熱傷害的情形。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提醒,民眾只要熟記「熱傷害3要訣」,就可一起遠離熱傷害。 -
夏季小心熱傷害!防範中暑 營養師:吃對東西也有幫助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245防範熱中暑除了不要在中午出門、盡量在陰涼處工作以及補充水分以外,吃對東西也有幫助!2020年發表在《Nutrients》的研究指出,疲勞性熱中暑(EHS)是一種危及生命的徵狀,它會導致體溫調節失常,其中它會影響血管的收縮,影響身體血流,導致神經、器官壞死。 -
6月首日9人熱傷害!炎夏防範熱傷害 國健署提醒3要點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411端午節接近,天氣愈加炎熱,衛福部統計6月1日有9人熱傷害,而去(2021)年6月共有238人次有熱傷害。衛福部國民健康署也提點預防熱傷害的要點。 -
不早說!台灣社交距離APP通知慢? 陳時中:參考性質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301在簡訊實聯制退場後,指揮中心推廣台灣社交距離APP,但該APP效用向來受到質疑。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指出,他已經開始隔離到一半,APP才說他有接觸風險,「怎不早說!」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個APP很有意義,他會用來判斷要不要做快篩。 -
確診者如何視訊診療?怎麼找診所? 整理包手把手教學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9092對於居家隔離的確診者來說,「健康益友」APP是不可或缺的工具。想要視訊門診,或是送藥到宅,在健康益友中,一般人可選擇看一般專科門診,如果是慢性病患需領慢箋,可選防疫專案,另外如已經確診則須選居家隔離檢疫方案。這兩種專案經醫師視訊診療後,都可取得電子處方箋,才能向藥局申請送藥到府或請親友代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