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忽略!高血壓老是降不下來 可能是這幾個原因造成的

3230
編輯部 整理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78歲的黃奶奶,20多歲時就發現自己有高血壓,但一直都沒有就醫和用藥控制,直到住院的一週之前,突然因為發燒、呼吸困難等症狀到急診就診。檢查後發現收縮壓竟然高達200毫米汞柱;X光檢查也發現心臟已經出現肥大的狀況,加上腎功能不良,就被安排住院治療。


雖然使用了4、5種血壓藥物,血壓還是無法控制得宜。之後安排一系列檢查後,發現原來黃奶奶是罹患了腎動脈狹窄,所以安排她接受腎動脈的介入治療,之後高血壓得到緩解。


高血壓分原發性和次發性


在高血壓的分類上,有一種分類是把高血壓分成原發性和次發性兩種。90%的病人都是原發性高血壓,也就是因為年紀老化、基因、環境等多重原因形成的。但如果是因為其他疾病引起的高血壓,並且可以歸究於單一病因的,則稱為次發性高血壓。


次發性高血壓可能由於腎臟、血管、心臟或內分泌系統相關的疾病所引起的;次發性高血壓也可發生在懷孕期間出現。對於次發性高血壓的治療,通常是要治療引起其血壓升高背後的病因,進而降低血壓和發生相關嚴重併發症的風險,包括心臟病、腎衰竭和中風等。

 


腎臟病為次發性高血壓常見原因


當中產生次發性高血壓最常見的病因都來自於腎臟疾病,腎動脈狹窄則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病因。腎動脈是輸送血液至腎臟的動脈,當一個或多個向腎臟輸送血液的動脈變狹窄時,便會阻止了富含氧氣的血液到達腎臟不足。在生理需求下,腎臟需要足夠的血流量來幫助過濾廢物和排除多餘的液體,如果流向腎臟的血液減少可能會損傷腎臟組織,並且增加全身的血壓。


腎動脈狹窄通常在發展到晚期時,才會引起症狀,許多病人是因為治療其他疾病而偶然發現的。


如果病患出現以下狀況,醫師也有可能會懷疑是次發性高血壓所導致的。包括高血壓突然開始或不明原因而惡化、30歲前或50歲後才開始發生的高血壓、多重藥物也無法控制的血壓等。


腎動脈狹窄讓血壓居高不下


隨著腎動脈狹窄的進展,其他體徵和症狀可能包括︰


1.難以控制的高血壓
2.血液流經狹窄血管時在腹部發出的嘶嘶聲,醫師通常是透過聽診器聽到這種聲音
3.尿蛋白水準升高或其他腎功能異常的跡象
4.在治療高血壓期間腎功能惡化
5.體液過載和身體組織腫脹
6.難治性心臟衰竭合併高血壓


腎動脈狹窄的原因通常是阻塞性的,當脂肪、膽固醇聚集而產生斑塊時有可能會堆積在腎動脈內壁上,這種變化稱為「動脈粥樣硬化」。隨著這些沉積物變大,它們會變硬,減少血流量,甚至令腎臟產生瘢痕,最終使動脈變窄。動脈粥樣硬化會發生在身體的許多部位,是造成腎動脈狹窄最常見的原因。


纖維肌性發育不良引發高血壓


另外一種疾病是由於纖維肌性發育不良。在纖維肌性發育不良的腎臟血管中,動脈壁的肌肉生長異常,通常從兒童時期便會開始。這種腎動脈狹窄在影像上會呈現念珠狀的外觀。這種病理變化會使腎臟無法獲得足夠的血液供應,從而導致病患年紀輕輕便發生高血壓。


纖維肌性發育不良可以發生在一個或兩個腎臟。而為何會產生纖維肌性發育不良,現今還沒有很明確的一種說法。纖維肌性發育不良在女性中更為常見,其至可能是先天性的。

 


其他的8個風險因素


導致腎臟和身體其他部位動脈變窄的風險因素包括以下情形︰


1.老化
2.高血壓
3.高膽固醇
4.糖尿病
5.肥胖
6.吸菸
7.有早期心臟病家族史
8.缺乏運動習慣


腎動脈狹窄可能併發症


1.高血壓
2.腎衰竭,需要血液透析或腎移植治療
3.液體滯留在腿部,導致腳踝或腳腫脹
4.由於肺部突然積液而引起的呼吸困難


如果你的血壓控制不良,已經服用了好幾種藥物依然無效,同時合併腎功能異常等,則應該與你的醫師討論是否有腎動脈狹窄產生次發性高血壓的可能,並安排早期診斷和治療。(圖文提供/常春月刊)


延伸閱讀:
肥胖、吸菸、少運動…,易導致心血管疾病,但體內這種物質過高也不行
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多重慢性病可以打疫苗嗎? 研究解析「有這些病到底可以不可以接種」


編輯:王詩茜


更多NOW健康報導
▸東奧舉重金牌郭婞淳貼藍色肌貼 肌內效貼布好用在這裡
▸居家3C用眼超過10小時是你嗎? 小心成白內障受災戶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